問題一:企業文化工作成效如何評估?有量化的方法? |
新優勢CCO俱樂部主席孫健耀博士: 這是企業文化工業者普遍存在的軟肋。在回答問題前,我想首先向大家提供解決問題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5W1H工作法: What——怎么回事?(對象) Where——在什么地方執行?(地點) When——什么時間執行?什么時間完成?(時間) Who——由誰執行?(人員) How——怎樣執行?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方法) 運用這種方法時,可先將這六個問題列出,得到回答后,再考慮列出一些小問題,再得到回答后,便可進行取消、合并、重排和簡化工作,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從而產生更新的創造性設想或決策。我想,企業文化建設成效的評估的三個前提:首先要明白企業文化的功能;其次,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階段性任務和目的(這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狀況);再次,就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明確相應的目標。 建立可量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很多人都覺得這很難,其實很簡單,就是緊緊抓住兩端:員工、客戶;重點關注兩件事:人才激勵和品牌推廣。那接下來指標的設計思路就很清晰了,品牌推廣,主要評估:品牌價值,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客戶滿意度等;人才激勵,主要評估:員工滿意度、員工流失率,員工價值觀認同度等;此外還有的就是:企業文化工作計劃(含培訓、活動、儀式等)完成率,員工參與度等,總之,企業文化評估,完全可以借鑒績效考核的策略和方法。 企業文化建設評估宜階段性進行,一年一次最好,而且這是全局性考量,不是針對企業文化部門的。把握住這個原則:要什么考什么?要什么評估什么?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之一就是“從問題入手”,企業文化成效評估也如此,評估不是目的,清晰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根本,坦率地說,就是要以數據和事實達到教育、推動的目的。 |
問題二:企業文化在落地方面有沒有系統方法及工具? |
新優勢CCO俱樂部主席孫健耀博士: 談到“企業文化落地”,我還是這個觀點:系統的方法和工具,來自清晰的概念認知和系統的思路。“企業文化如何落地”是一個偽命題,實質上是“理念如何落地”的問題,為此,首先我們需要檢視自己的公司是否有清晰、完整、科學的理念體系,否則我們連落什么都不知道,對此,可利用的工具有:新優勢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的標準化模型。 我們將理念落地大致歸結為五項內容:入腦、入心、入制、入行、入形。 “入腦”代表著員工對理念的認知和認同; “入心”代表著員工個人理念與企業理念的真正融合; “入制”表示理念在制度導向和制度內容上得到了貫徹; “入行”表示理念、制度真正轉換成了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和各級員工的行為; “入形”表示理念變成了企業在員工和客戶心目中實實在在的形象; 那么如何讓理念落地呢?要做好三項工作:打基礎,定規劃,逐年推進 所謂打基礎就是建立完善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設計完整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包括企業文化組織體系、企業文化培訓體系和企業文化傳播體系、企業文化監控體系四個部分,明確相應的規范和流程,使企業文化管理有章可依。 所謂定規劃就是結合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或經營計劃,擬訂企業文化建設的階段性規劃,一般以3-5年為期,當然,這樣的規劃,前提是在公司最高層面上得到認可。 第三點就是逐年推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施企業主題年計劃”,一年一個主題,一年解決一個問題,并以此帶動系統進步。主題年計劃的實施,有一項畫龍點睛的工作:就是確定年度主題。這同樣需要達成高層共識,包括經營部門的認同;其次才是定計劃、定活動內容,定形式,定機構,定經費等等。 |
問題三: 如何在企業內部自行開展企業文化的問卷調查? |
新優勢CCO俱樂部主席孫健耀博士: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愿意發表真實的意見和看法是企業文化調查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基本保證。很多企業的網絡功能很發達,員工對“匿名”同樣心存疑慮,但是,我這里還是針對性回答,問卷設計的原則 。 在設計問卷調查時,我們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企業文化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公司的制度和經營管理行為之中,因此,企業文化調查說到底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和問題的調查; 第二,要想完整了解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必須內外兼顧只是單純對員工進行調查,難以得出企業文化的完整評價,外部也很重要,包括企業的主管部門、上下游合作伙伴等等相關利益體。 因此,問卷設計應該分成幾類; 5、員工對企業領導者和各級管理者行為的評價; 但是,要記住,如果要想客觀評價本公司的企業文化,僅靠問卷調查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根據問卷統計分析的結果,配合其他調查手段進行深入了解和剖析。最有效的方法是員工一對一訪談,了解情況,也不能完全聽信于問卷調查的結果。 問卷設計一定要緊扣經營管理實際所有問題要盡可能涵蓋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但重在人才激勵和品牌建設。要想不流于形式,還有一項工作非常關鍵那就是,盡可能消除員工的疑慮和戒備心。 如何消除呢? 首先是明確承諾!在問卷的填寫說明上,明確作出承諾在集中填寫問卷的會議上,公開承諾; 其次是規范程序所有問卷只用于統計分析之用不會對號入座程序上,要確保只有一個專門部門有權經手問卷并對該部門人員有明確的紀律要求另外,問卷最終要銷毀。成果是那份分析報告,其他都沒價值。記住,員工可以相信你一次但不會相信你第二次,尤其對于企業文化管理部門而言。我一直在談,企業文化管理部門不是權力部門,但應該成為權威部門。 權威從何而來?一是你的專業,二是你的信譽。坦率的說,當報告足以真實反映客觀現狀之后,原始數據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企業的檔案庫也沒那么大。說白了,如果不是想窺探,誰還會去翻這堆資料。 新優勢CCO企業文化在線群:七四七二八七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