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在這里。”對方終于開口說話了,“說實話,我曾經也為此而感到苦惱。打開電腦,在網絡上東瞧西看,大半天就這么過去了。”說著,他站起身,在抽屜里找到一張單子。“一年前,我更改了上網方式,把60元錢包月換成了19元包30小時。”聽他這么一說,我頓時不解:“據我所知,根據您的上網時長,這樣更改并不合算。超出的時間,每小時會高達5元之多!”
“采用計時上網,我就不能和以前一樣,漫無目的地在網上瞎逛了。”對方狡黠一笑,“現在,我必須珍惜一分一秒,尋找有用的信息。”我若有所悟,他接著說:“你猜怎么樣,自從更改了上網套餐,我每天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寫出兩三篇文章。與其說是計時上網,不如說是計時人生。”
時光飛逝,一閃而過。計時人生,實在絕妙。
有位朋友是某名牌財經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后在一家大企業工作,無論是收入還是工作環境都相當不錯。可是這位朋友并不是很快樂,因為他很喜歡音樂,一直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音樂人,出一張暢銷的唱片。
在一次閑聊中,他說:“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但凡舉辦大型體育活動,都實行倒計時,那么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是不是也要有這樣的緊迫感?”我笑了:“體育活動的倒計時跟你日常學習工作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我是這樣想的,”朋友說,“如果我想在5年后能有第一張唱片面世,那在第四年的時候,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那么我的第三年一定要有一個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給不同的唱片公司聽。”“如此推算下去,我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那么我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我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那么我的第六個月,就是要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好,然后供自己逐一篩選。”“那么我的第一個月就是要把目前這幾首曲子完成。”“那么我的第一個星期就是要先列出一個清單,清楚哪些曲子需要完工,哪些還需要修改……”
我剛要說話,他興奮得像個孩子:“現在我知道,如果我想要5年后能夠有一張唱片面世的話,我該做什么了。”我沒有說話,只認為這不過是他心血來潮罷了。
然而,我錯了。在我們那次談話后的第六個年頭,我在市場上看到了他的唱片,而且從那以后他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仔細想想,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的確有很多時候可以“計時”——手表撥快3分鐘,干什么都搶先一步,即便是“自欺欺人”,也絕無壞處;學會對時間實行“復式運籌”,燒開水時可同時看書,坐在車上可以構思文章;會議發言限定時間,規定幾分鐘就是幾分鐘;打電話或找人商談事情,不讓無聊的閑扯占據大部分時間,直奔主題,不僅利落而且高效……
是的,我們難以超越時間,但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中,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歡樂頌”。還等什么呢?讓你的人生從此計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