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穩,李根穩講師,李根穩聯系方式,李根穩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新生代成長與管理教練/新生代企業家導師/新生代商學創始人/著
    53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李根穩:為什么得癌癥的人是我?
    2016-01-20 47900
    我的疾病是我創造出來的 「為什么得癌癥的人是我?」這句充滿痛苦、無奈及悲憤的語句,既是被宣告罹患癌癥的病人,在其通常會經歷的五個心理階段「否認、悲憤、討價還價、沮喪及接受」中,于第二階段「悲憤」時,最常問的一句話。 這句話透露出的訊息,就是罹患癌癥者并不認為生病是來自身體如實反應心靈的沖突,而是不過將「疾病」當作彷如颶風天出門,被某家陽臺上掉下來的花瓶砸到腦袋般的「倒霉事」而已。 我有一位個案被告知罹患大腸癌之后,對朋友說的話則是:「還好得到癌癥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因為我至少能有宗教給我力量。」 這句話與前面那句話表面上看似全完相反,骨子里的思維欲是一模一樣,仍是把癌癥當作天外飛來的花瓶,只不過自己安慰自己,因為我有宗教可供慰籍,所以比別人更可以接受罹患這「倒霉事」罷了。 不曾接受「身心靈整體健康觀」的人們,往往把疾病當作突如其來的意外不幸事件,因為不了解「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我的疾病是我創造出來」的觀念,因此罹病之人,經常將自己視為疾病的「受害者」。 如果疾病是「加害者」,罹病者便是「受害者」,那么,生病后要怎么回復健康呢?當然就是「必敗加害者」,也就是「對抗疾病」、「對抗病魔」。因為這樣的想法,「抗癌」一詞在現代非常流行,而所謂「抗癌」不就是對抗代表「加害者」的「癌癥」嗎? 與「抗癌」詞意類似的。還有「抗煞(對抗SARS)」、「對抗抗高血壓」、「對抗糖尿病」、「對抗抑郁癥」……等等。總而言之,在「生病」就是成為「疾病受害者」的想法下,要從「生病」回復到「健康」,我們得將力量強化起來,依靠藥物的幫助,或者透過食療強化能量,只要自己的力量提升上來,就可以把代表「加害者」的「疾病」驅趕出體外。而在「抗戰勝利」后,便能成功奪回「健康」。 因為這樣的思考模式,報章雜志才會屢屢贊頌癌癥痊愈過來的人為「抗癌英雄」,也就是將他們視為英勇的「對抗疾病戰士」。 然而,從「身心靈整體健康」的角度來看,疾病并不是外來物,生病的人也絕非倒霉的「被害者」。疾病是在「信念與思想打架」后,負面能量衍生出來的細胞病變。 因此罹病者并不是疾病的「受害者」,反而是疾病的「創造者」,因此從「身心靈整體健康」的觀點來看,要讓疾病存在或消失的掌控權是在自己手上的。打個比方來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捏面人」,當手上的面團捏出來的面人又丑又怪時,我們若是對自己一手捏出來的面人害怕、沮喪或逃避,不是極為滑稽嗎?再說,要解決面人丑怪的問題,怨東怨西、恨天恨地又有什么用呢?最簡單的方法,不就是把面人揉回面團,再重新捏一個讓自己喜悅的面人嗎? 與「捏面人」同理,既然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那么,想要從疾病轉回健康,自當放下舊的信念與思想,再重塑新的。當放下過去堅持的「小我」對立沖突之心,心情因而輕松喜悅起來,身體也就健康了。 就像捏出一個新的面人一樣,有了新的信念與思維,我們可以重新展開一個「新的我」,也就是更加喜悅健康的我。而罹病的細胞,在我們「轉念」與「轉化」的過程里,也會伴隨新的轉變,在新陳代謝后,被新的健康的細胞替換掉。 「疾病」不是個人修為的成績單 如此一來,每經一次疾病,就覺察及轉化自己一次,這正如「脫殼」一樣,因為信念與思維的更新,讓身體一次又一次從「疾病」轉向更「健康」的層次。「每經一事,便長一智」,若能深入覺察及轉化自己,人本應隨著年紀增長,拋下越多舊的負面信念。因而智慧越來越閃耀,如此以來,表現在身體上的,除了自然的老化外,理當越來越輕松自在。 不過,即使是明白「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有些人仍難免心存疑惑。 記得媒體報道一位知名高僧圓寂之時,就曾有學員問我:「王醫師,既然高僧知曉“萬物唯心造”的道理,他不是應該可以轉化自己嗎?為什么還會得腎臟病呢?」或是:「若高僧可以轉化自己,為什么圓寂時仍有疾病呢?他不是理當可以由“疾病”轉向“健康”嗎?」 我無緣得識高僧,但我得提醒我的學員,他還是放太多焦點在「疾病」了。「疾病」并不是個人修為的「成績單」,我們若是拿著他人是否有疾病,來批評檢視對方的「信念」與「思想」是否契合,那么仍將落入「小我」的「傲慢感」中,有朝一日我們生病了,也會以同樣的想法批判自己,責怪自己為何會讓信念與思維打架,并會懷疑他人是否也在批評自己。 「身心靈整體健康」或「信念創造實相」可不是什么拿來規范世人的新教條,我們更無庸置疑給疾病貼上「失敗」、「罪惡」或「果報」的壞標簽。「疾病」只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信念與思想發生了沖突,既然有沖突,那就轉個方向,或許就海闊天空了。 身體有沒有疾病,并不關乎個人的修為層次,不管個人的境界為何,生病都只是在提醒我們該改變自己而已。越是往「身心靈整體健康」的路上走,我們所在乎的,越是心靈喜悅不喜悅。心靈喜悅了,身體自然健康,心靈若不是喜悅,單是計較身體生病不生病,又有什么意義? 曾有一位病患問我:「王醫師,我已經很認真的聽身心靈整體健康的演講,很努力看書,也買CD回家聽了,為什么我的癌癥還沒好?」我告訴她:「不要問我們為什么癌癥還沒好,你可不可以跟我說,接受了身心靈整體健康的洗禮,為什么心情還沒有喜悅?這才是你真正要問的問題啊?」 從「疾病」覺察,我們看到信念與思維沖突所導致的痛苦,并因而改變自己,使得自己可以從此喜悅,心靈的喜悅就能帶來身體的健康。「喜悅」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疾病」只是一種「過程」而已,千萬不要將焦點放錯了位置。 相關文章More 四層樓的心房四層樓的心房 思想消化不良的生理圖畫 視力問題源自心理機制 什么是冥想 生病——是超越的開始產品推薦More 圖書、塔羅 心理、教育、療愈 音樂 舒壓、放松、瑜伽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精品视频午夜一区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