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和網絡知識經濟的今天,中國企業會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現代企業要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結合市場和企業實際來制訂合理的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是客觀的必然。而不合理的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很容易導致企業在戰略、資金、人才、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決策失誤,由此會給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很多的困難。
一、案例
深圳G公司2006年度經營管理目標
(一)效益方面目標:
1、實現總收入36000萬元,在去年基礎上翻一翻;
2、實現稅后利潤5000萬元;
(二)消耗控制目標:
1、成本費用控制在去年的水平上要力爭下降10%;
2、主要材料損耗率<5%。
(三)生產指標:
1、投資6000萬元在公司董事長老家四川南充新建兩條生產線;
2、投資1000萬元對公司現有的一條生產線進行改造,擴大生產規模;
3、生產產值要力爭突破40000萬元;
4、所有產品合格率要達到》98%。
(四)銷售目標:
1、主要產品在去年的單價基礎上要提升10—15%的水平;
2、努力提升市場占有份額;
(五)收購一個相關產業企業,提升企業總資產規模。
1、投資5000萬元,收購一個相關產業企業;
2、投資5000萬元,成立房地產開發企業。
(六)全面實施人才戰略。
1、積極開發人力資源,推動人才合理流動,使人才配置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充分發揮現有員工的潛在能力。
2、不斷強化企業管理創新,推行競爭上崗、雙向選聘制度,堅決執行末位淘汰機制,要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人選拔出來,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對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熱衷于投機取巧,做表面文章的人,要堅決按照公司的相關制度予以懲戒。
二、案例分析及基本結論
從以上案例中,深圳G公司在制訂經營管理目標時,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結果導致公司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已全面陷于經營困境。
(一) 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經營管理目標才是合理的
深圳G公司要求其主要產品在去年單價基礎上要提升10—15%的水平,而實際上,其主要產品提價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實現不了那么多的銷售收入,也就不可能實現總收入36000萬元的目標。可見,企業在制訂產品銷售價格目標時,必須要以市場為主導,確定能被市場認可并能按此價格銷售出去才是實際可行的目標,企業的利潤等目標制訂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必須得到市場的認可、經得起市場的檢驗,而不能“拍腦袋”,否則,就會變成了一種數字游戲。
(二) 經營管理目標不能帶有濃厚的企業家個人情節
深圳G公司投資6000萬元在公司董事長老家四川南充新建兩條生產線,這反映了公司董事長愛家鄉、為家鄉經濟建設出力的情感,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深圳與四川南充相距甚遠,會加大這兩條生產線產品的運輸成本,某些原材料運輸成本也提高了。從企業獲利和企業行為角度看,這是一個加大企業成本、降低企業利潤的投資決策行為,帶有董事長個人情節成分多、企業行為成分少。企業家除個人情結外,還有一種典型的政治情節,如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想當政協委員、人大委員等行為。當然,企業家應該有政治情節、個人情節,但在制訂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時,這些情節的色彩不能太濃厚,否則會加大企業成本費用負擔,不利于企業持續經營。
(三) 經營管理目標不能盲目追求企業資產規模
深圳G公司要投資5000萬元,收購一個相關產業企業,同時還要投資5000萬元,成立房地產開發企業,以此擴大企業總資產規模。從數字上看,G公司總資產在快速增長,但其收購的企業產品市場份額很低,投資效益很差,而其投資的房地產企業尚未開發產品,僅是做一些土地儲備。究其本質分析,這兩種投資行為的效果不好,不能為公司帶來多少利潤空間。也就是說,投資一個億,占用了公司大量資金,其生產的產品沒賣出多少,沒有什么市場份額,也沒能使企業獲多少利潤,更沒能收回多少貨幣資金。一般而言,能有一定市場份額并能為企業貢獻預期利潤的擴大規模的投資行為,才是企業所要追求的規模經濟,而不是指簡單資產規模增長的規模經濟。因此,制訂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時,不能片面追求資產規模,而是在擴大資產規模的同時,要追求相應產品的市場份額和預期利潤。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逐步收回投資并賺取利潤,也才能確保企業的持續經營。
(四) 制訂經營管理目標應遵循穩健性原則
深圳G公司投資6000萬元在公司董事長老家四川南充新建兩條生產線,投資1000萬元對公司現有的一條生產線進行改造,擴大生產,投資5000萬元,收購一個相關產業企業,同時還要投資5000萬元,成立房地產開發企業。在一個年度內共投資17000萬元,由于自有資金不足,需要向銀行舉債,加大了公司資產負債比例和財務費用。同時,深圳G公司這么快的發展速度,內部人員素質及技術創新又嚴重滯后,嚴重影響了這些投資項目的運作效果。由于大部分投資項目都達不到預期效果,貨幣資金問題就成了很大的一個瓶頸,從而致使公司運作限于困境。因此,在制訂快速發展、多種投資行為的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時,必須考慮企業自身的承受能力,要結合企業實際考慮人才、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因素,不能盲目追求快速發展而影響了企業的穩健運作。
(五) 經營管理目標不能片面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
深圳G公司要實現總收入36000萬元,實現稅后利潤5000萬元,而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方面沒有任何投入,只是簡單地追求收入快速增長、利潤最大化,忽視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現代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若只片面地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創新能力會不斷下降,競爭對手就會后來居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會隨著下降,企業持續經營就會出問題。因此,在制訂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時,不能只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須考慮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目標,以利于保持公司核心競爭力,確保公司持續發展。
(六) 經營管理目標須根據環境、市場變化而做出相應調整
綜上所述,深圳G公司制訂的經營管理目標確實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深圳G公司在實現這些經營管理目標過程中,已發現很多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了,但G公司管理者沒能經過仔細研究,對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進行糾正和調整,致使G公司承受了很大的損失。一般而言,在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過程中,一旦發現了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時,是需要對其進行詳細研究的,并需要結合市場、環境、內部資源等因素變化而對目標做出相應調整的。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規避更大的風險,才能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