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一定要研究成功。那些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成功,一定有道理,一定有方法,也一定有原因。要做菜要先學做菜,要打網球要先學打網器球,要成功為什么不先學成功學呢?要成功要研究成功者為什么成功。如何成功,他如何運用時間,他有什么想法跟別人不一樣,他有什么偉大的目標,他到底如何做計劃,他成功的策略是什么,他有什么樣的朋友。 [案例]成功者的智慧來自何方? [1] 成功者不斷地搜集資訊,他們相當善于掌握信知;[2] 一個成功的人會不斷地學習別人的經驗;[3] 一個有智慧的人,會不斷地自我反省。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者的智慧內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個,成功者不斷地搜集資訊,他們相當善于掌握新知;第二個,一個成功的人會不斷地學習別人的經驗,因為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學習別人的經驗;第三個,一個有智慧的人,會不斷地自我反省。 [案例]姜偉的2:20。飛龍集團董事長姜偉曾成功地把延生護寶液撒遍全國各地,后來姜偉又成為企業家反思的對象。姜偉成功的經驗有兩條:一是廣告;二是銷售網絡。飛龍失利后,姜偉又把失敗的教訓總結為20條,諸如盲目實施多角化,管理不善,用人不當。成功往往有一條理由就夠了,而失敗卻由多種因素促成。 掌握成功關鍵。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它成功的關鍵所在,然而,要做好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成功關鍵,大概不會超過六個。找出這六個關鍵要素,并且依照優先順序排列好,再加以組合,擬訂一個計劃來,就能在你的行業出類拔萃。 [案例]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訣竅。西南航空公司的設備與其他航空公司的一樣,但他們的生意卻特別好。當他們進行一項改革后,三個月內運輸總量比上一年增長4620% 。西南航空公司之所以能創造這樣的佳績,用總裁赫布的話說,就是使飛行“便宜、快捷、有趣”。高生產率取決于員工的奉獻。別的航空公司清倉再裝滿一架飛機需要一小時,而西南航空公司只需要20分鐘,赫布說:“不同點在于,當飛機進入機場時,我們的員工是跑著去迎接的。” 賺有錢人的錢 。世界上大多數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有錢人的錢比一般人的錢容易賺。 [案例]猶太商法:22:78。 氧氣與氮氣的比例是22:78;人體內其他物質與水的比例是22:78,22:78是大自然神奇的法則。猶太人發現,世界上富人與普通人的比例也是22:78,而富人的財富與一般人財富的比例則正好顛倒過來,即78:22。所以,要賺錢就賺富人的錢。 選擇明確的目標 。拿破侖·希爾:許多人埋頭苦工,卻不知所為和來,到頭來發現追求成功的階梯搭錯了邊,卻為時已晚。目標必須是長期的.特定的.具體化的.遠大的。 [案例]百歲老人為什么長壽?一位醫生對活到百歲的老人的共同特點做了大量研究,他驚奇地發現,這些壽星在飲食和運動方面沒有什么共同特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待未來的態度--他們都有人生目標。 建立心目中的成功圖象。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心目中不僅有成功的目標,而且有成功的圖形。成功的圖像給追求成功的人以形象化的.更具親和力的感召。 [案例]沃爾多夫飯店--希爾頓心目中的圖象。二三十年代,美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希爾頓連同他的飯店陷入了困境,債主不斷向他催債。有一天,希爾頓偶爾看到沃爾多夫飯店的照片:6個廚房.200名廚師.500位服務生.2000間客房,還有附屬私人醫院與位于地下室旁的私人鐵路。他將這張照片剪下來,并在上面寫上“世界之最”。以后,希爾頓走到那里,就把照片帶到那里。最先,照片放在皮夾里,當他再度有了書桌后,又被放在玻璃板下。18年后,即1949年10月,他買下了沃爾多夫飯店。 激發自我的內在激情。海涅:我是劍,我是火焰。 [練習]拿破侖·希爾:自我激勵的黃金步驟。 [1] 在心中確定你希望擁有的財富數字; [2] 決定你將付出多少代價去換取你所需要的錢; [3] 規定一個固定的日期; [4] 擬定一個實現理想的可行性計劃并付諸實施;把上述內容寫下來; [5] 每天大聲朗誦計劃的內容。 成功自有成功的方法和道理(二) 要成功就一定要接近成功者。一個人有成功,有幾個方法:第一個,他必須幫成功者工作;第二個,當他們開始成功的時候,也開始跟更成功的人合作;第三個,當你越來月成功的時候,要找成功者來幫你工作。 幫助成功者也是幫助你自己。有人說,那些成功的人都好難接近,事實上,不是他們很難接近,而是你不夠想,如果你真的很想接近他們,你會想盡辦法,無論用什么方法,先為他們付出,不求回報。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這些成功者要的是什么。 [案例]成功大師的啟示。 拿破侖·希爾在成功之前,曾利用20年的時間幫助鋼鐵大王卡耐基工作,這期間他一分錢的報酬也沒有,在幫助卡耐基的同時,也幫助了他自己--他本人在成功學研究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臺灣成功大師陳安之在成功之前,也長期在美國幫助世界成功學大師安東尼工作,在幫助安東尼的同時,他也學到了成功學的真傳,最后終于獲得巨大成功。 研究別人的錯誤可以少犯錯誤 。你一定要不斷地研究你的競爭對手。要成功,必須要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同時你也必須了解失敗者做了哪些事情,讓自己不要犯那些錯誤。就某種意義而言,失敗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因為每次的錯誤的發現,都會引導我們熱切地追尋真理,而每項新經驗,也都指出某種錯誤的形式,以使我們更好地接近目標。 [案例]聰明的囚犯。希臘俘獲了大批波斯士兵,并按特出的方式處死他們:讓他們每個人說一句話,如果是真的就絞死;如果是假話就砍頭。結果大批士兵或說了真話被絞死,或因說了假話而被砍頭。輪到一個聰明士兵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要砍我的頭。”希臘國王不知所措:如果砍了他的頭,他說的話又變成真的了,按規則又不應砍頭;如果絞死他,他說的又不是真話。最終,國王把這個囚犯和未被處死的囚犯一起釋放了。 系統思考,見樹又見人 。彼得 .圣吉:系統思考將引導一條新路,是人由看片面到看整體;從對現狀作被動反應,轉為創造未來;從迷失在復雜的細節中,到掌握動態的均衡搭配。 [案例]風馬牛也相及。達爾文發現:蜜蜂與羊之間有某種正相關關系,即某年如果蜜蜂特別多,則羊繁殖的也特別快。進一步研究發現,它們兩者的關系是這樣建立起來的:蜜蜂如果特別多的話,則蜜蜂給花授粉的機會就大;授粉機會多,草就長得好;草長得好,則羊食料充足,繁殖得特別快。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生物鏈。 尋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桿解 。彼得 .圣吉:最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通常是沒有效果的;短期也許有改善,長期只能使事情更惡化。但是另一方面,系統思考也顯示,小而專注的行動,如果用對了地方,能夠產生重大.持久的改善。系統思考專家稱此項原理為杠桿作用。 處理難題的關鍵,在于看出高杠桿解的所在之處,也就是以一個小小的改變,去引起持續而重大的改善。 成功自有成功的方法和道理(三) 不斷反省自己。檢討是成功之母。找出自己最大的障礙,限制性的步驟,以及犯過最大的錯誤,推導出原因,加以改善。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汲取的知識比從自己的成就中汲取的知識更多。 [案例]從跳傘事件中反思自己。指揮海灣戰爭的美國黑人將軍鮑威爾在海灣戰爭中嶄露頭角,鮑威爾的成熟.老練是在不斷的反思、反省中鑄造的。還在擔任下層軍官時,鮑威爾率領士兵跳傘。臨跳前。鮑威爾問士兵的傘準備好了沒有,士兵們異口同聲地說準備好了。鮑威爾放心不下他又逐一檢查了一遍,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有個士兵的傘居然沒有打開!經歷這件事以后,鮑威爾汲取了教訓:做事要細心,不要輕信別人的話。 要有歸零的想法。你要有歸零的想法。歸零就是問你自己:假如我現在重新開始,我會做什么?在你的行業中要問你自己:假如我要重新開始,我會選擇哪一個行業?歸零不是一年做一次,而是每天要做一次,每一天都要歸零,要問自己:如果我明天要做同樣的事情,我要怎么去做? 飆換的方法。安東尼:飆換方式是當你一有了負面內心儲憶時,便會自動地勾起正面的內心儲憶而取代之。第一步,先確認你想改變的行為。第二步,在把想要改變的行為畫面建立好后,再建立另一幅你希望的行為畫面。第三步,飆換這兩個畫面,好讓不想要的念頭能自動地勾起想要的念頭。 程序決定結果。安東尼:有杰出成就的人能不斷地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有些不尋常的做法。如果我們有相同的做法,就能產生相同或類似的結果。但是,這其中還涉及另一個影響因素,那就是做法的實行序列,若序列有便,則產生的結果便會有很大的差異。 [案例]孫臏如何贏了賽馬?戰國時,齊將田忌常與齊王賽馬,賭注很大,且經常輸。孫臏看他們的馬力不相上下,于是告訴田忌說:“再賽馬時,你盡管多下注。”田忌聽了很高興,就和齊王.諸公子下千金賭注賽馬。臨比賽前,孫臏告訴田忌以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以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以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比賽結束后,田忌一敗兩勝,贏了齊王千金。 用你的心去復制成功。安東尼 :內心感受的方式.有關的次感元和正確的順序等三項,我們合稱為心略。要三者并行,才能產生特別的結果。即使你只有一點點或全然沒有任何背景概念且情況不樂觀時,只要你能找出有成就之人的特殊要領并復制一番,就能在比你原先可能花費的更短時間內,達到類似的結果。 “假裝”可以兌換成真實 。安東尼 :如果你想讓自己變的積極進取,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假裝”。當你在生理上假裝擁有某種心境,你就能達成那種狀態。 田納西·威廉斯:手手相握,心口合一,便能趕出心中的魔鬼。 [練習]假如你是一個成功者。假裝你是成功者: [1] 你會穿什么樣的衣服? [2] 你臉上會帶有什么樣的表情? [3] 你怎樣跟他人握手? [4] 你說話的語調、語速、音量如何? [5] 你希望別人怎樣看你? 想好這些之后,試著這樣做。 沒有心則沒有身。安東尼 :心理狀態和內心儲憶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能改變其一,另一方則隨即而變。或“沒有心,則沒有身”。如果你能改變勝利狀態,也就是說改變你的舉止.神情.語氣,你就能立即改變你的內心儲憶和心境。 [案例]我忘了是在家里。有廚子在家切肉,匿一塊于懷中。妻子見了罵曰:“這是自家的肉,何為如此?”答曰:“我忘了。” 如何改變心境?安東尼:要改變心境有兩個方法,第一是改變內心儲憶,第二就是改變生理狀態。心境的改變既可以使用自我暗示的方式直接改變自己的心路,也可以通過改變生理的方式間接改變心理。正像一位哲學家所言:世界是不變的,唯一可以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身可以影響心 。安東尼:你可以去想一想,是不是有那么一件事你做不來,但很想去做。如果你相信能辦得到的話,你會怎么站?怎么說?怎么呼吸呢?現在,就請你確確實實地做出你認為你能辦得到的生理狀態來,看看這時候的站姿.呼吸.神情,是不是跟原先認為辦不到時的樣子有差別呢?如果你生理狀態裝的分毫不差,這是你就會覺得"好象"你能做到先前認為辦不到的事。 激活神經語言。安東尼:每個人都有成功的特質,只要調正了既有的神經系統,成功乃是人生的必然,只是時間的早晚不同罷了。神經語言就是研究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口頭的和肢體的--使之跟神經系統連接,進而改變我們習慣性的思想和行為。 言行舉止像你希望成為的人 。吉米:積極行動會導致積極思維,而積極思維會導致積極的人生態度。 [案例]獅子籠前的三個孩子。一個孩子躲到母親身后聲音顫抖地說:“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站在原地,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地說:“我一點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獅子并問他媽媽:“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這三個孩子都感覺到自己的劣勢,但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覺。 比對手提前五分鐘搶占制高點。拿破侖:要比對手提前5分鐘強占制高點。做任何事情都有時機問題,太早了時機不成熟,太遲了則喪失了機會。最好是比你的對手提前五分鐘搶占制高點。 [案例]霍英東搶灘地產業。1954年12月20日,是農歷官房日,霍英東認準這是個黃道吉日,果斷地投資120萬元買下一座大廈,開始地產生涯。香港人多地少,房產必定走俏,霍英東看準之后,果斷出手,并靠地產業迅速暴發。霍英東轉入地產業,比李嘉誠早4年,比包玉剛早1年。 領先一步領先一路。成功與失敗往往只有一步之差,而這微小的一點差別決定了人們在社會的不同地位。在競爭中,找到競爭對手的長處,采取微弱優勢戰略,只要超越對手一點點,你就是優勝者。 [案例]以微弱優勝取勝。美國大衛博士對100名被試人員的智力水平測驗后發現,即使是智商最高和最低的人,他們的智力水平也相差無幾。人的智力相對于其他品質來說,個體間的差異比人們通常想象的 要小得多。競爭中不存在絕對的優勝,爭取微弱優勢--籃球比賽中領先1分,賽馬領先一鼻就是勝利。 做好每一個細節。托馬斯:獲勝者所以取得成功,不在于他們的聰明,而在于這一事實:企業的每個細小方面都要比一般略高一籌。從成功到災難,只有一步之差。用拿破侖的話說就是“在每一此危機中,一些細節往往決定全局。” [案例]鄧小平怎樣與里根握手?里根高頭馬大,鄧小平短小精悍,兩人空間跨度太大,他們兩人分別代表著兩個國家的形象,兩人如何握手才能顯示平等?這既是一個小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經過運籌,鄧小平在與里根握手時采取了這樣的姿勢:右手向前下方伸出,抬頭挺胸,目視前下方。里根不得不俯身接握。 安東尼:形成結果的五大規則:[1]用肯定的語氣來預期你的結果;[2]結果要盡可能具體;[3]要掌握住達成的證據;[4]要能全盤掌握;[5]查驗你的結果是否與社會有利,為社會所喜。 自制是駕御熱情的平衡輪。拿破侖·希爾:自制的七個c:[1] 控制自己的時間;[2] 控制思想; [3] 控制接觸的對象;[4] 控制溝通方式;[5] 控制承諾;[6] 控制目標;[7] 控制憂慮。 成功人士要充滿幻想。安東尼:成功人士要善于臆想:[1] 先開始編織美夢,包括你想擁有的.你想做的.你想成為的.你想傳播的;[2] 審視你所寫的,預期達成的時限;[3] 寫下在這一年里對你最重要的四個目標;[4] 核對你所列的四個目標,是否與形成結果的五大規則相符;[5] 列出你已經擁有的各種重要的資源;[6] 當你做完這一切,請你回顧過去,有那些你所列的資源會運用的很純熟;[7] 當你做完前面的步驟后,現在請你寫下要達成目標本身所應具有的條件;[8]寫下你不能馬上達成目標的原因;[9]現在請你針對自己那四個重要目標,訂出實現它們的每一步驟;[10]為自己找一些值得效法的模范;[11]如果你的目標是多方面的,那就太棒了,然而要注意的是,這所有的目標對你都得有整體性的意義;[12]有時我們會忘記,美夢是由家先開始的。 想象成功過程的每一個細節。行動前進行頭腦熱身,構想奔向成功的每個細節,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銘刻在腦海中,當你行動的時候,你會不假思索,迅速地沖在別人的前面。 [案例]頭腦實驗的威力。美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學生分成三組進行不同方式的投籃技巧訓練: 第一組學生在20天內每天練習實際投籃,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績記錄下來。 第二組學生也記錄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績,但在此期間不做任何練習。 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成績,然后每天花20分鐘做想象中的投籃。如果投籃不中時,他們便在想象中做出相應的糾正。 實驗結果表明:第二組沒有絲毫長進;第一組進球增加了24%;第三組進球增加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