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食物你吃的方法不對;有的食物原本就是“垃圾食品”。讀者如果拿自己的飲食習慣對照一下飲食誤區,就可知道你今天吃錯了什么?
1、糖攝入每天40克是極限
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于吸煙。營養學家推薦的每日攝入白糖總量大約為30-40克。但在大家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幾塊餅干約含糖10克……稍不注意很容易“超限”。
2、白開水超過三天不宜喝
水儲存過久,就會被細菌感染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一旦大量進入人體,能使組織缺氧,出現惡心、頭痛等癥狀,嚴重的還能使人缺氧致死,另外,能促發肝癌、胃癌等。
3、吃肉越多嘴越饞
據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人長時間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肉類,嘴巴會越來越饞,而且停不下來。而過量食用高脂肪食物會損害大腦的功能,破壞認知能力,造成大范圍的學習和記憶嚴重損傷。
4、炒菜時味精放得不對易生毒素
當味精受熱120℃以上時,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就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但失去鮮味,而且有一定毒性。每道菜都放味精,會使人食欲減退。蒸、煮、急火快炒的菜不宜先放味精。因為在加熱過程中會使味精變成焦化谷氨酸鈉而產生毒性,應在出鍋后加味精。
5、保溫杯泡茶有害物質增多
用80℃左右的水泡茶比較適宜,如果用保溫杯長時間把茶葉浸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