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環境與為人父母
前言
人格的形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先天遺傳,第二部分是家庭教育環境,第三部分是社會環境。這三部分是相互作用形成了穩定的人格特征。
現在心理學研究一致認為,在人格的形成過程當中,遺傳因素占50%,家庭教育環境占30%,社會環境因素占20%。
遺傳因素決定了我們個性發展的方向,就像我們的遺傳基因是土豆,我們的不論怎么發展也是土豆。家庭教育環境決定了個性發展的程度,就是在土豆遺傳的基礎上是發展成了園土豆、扁土豆、還是長土豆。社會環境給個性發展提供了再次矯正的機會,但這種矯正不會改變其根本結構,就比如已經長成了長土豆的形狀,社會環境需要圓土豆,長土豆會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而把自己變圓。當這個社會環境需要扁土豆,長土豆會把自己變扁,這就是一個個性的社會化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一生。
由于個性是在遺傳的基礎上與后天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說以在不同的時間段,我們對個性的發展有不同的任務與要求。
在0-7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使核心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核心個性一旦形成就會很難改變,這個時候,父母的家庭教育環境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孩子一旦生下來,他個性的50%已經形成了,在0-7歲這個階段,父母主要的任務就是創設一個環境,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孩子遺傳因素中不好的因素得到控制,讓遺傳因素中良好的因素得到發揮。這個階段父母主要創設環境,來調節孩子的氣質特征。在這個階段因為核心個性還沒有形成所有,對孩子的判斷用氣質類型。
在7-青春期結束,這個階段使孩子個性進行調整的第二個關鍵期,因為在0-7歲核心個性已經形成,核心個性的形成一定會出現優點與缺點,在這個階段通過調整會形成一個規避孩子個性缺點,或者發揮個性優點的附屬個性類型。這個階段也是父母最后一次對孩子個性的發展進行修偏的機會。這個階段核心個性已經型,也就是形成了9種不同的個性類型,這個時候,要根據判斷孩子屬于九種個性中的哪一種,然后通過培養孩子的側翼來彌補核心個性的不足。
青春期結束-死亡,這段時間是社會個性形成的時期,當核心個性形成以后,個性進入到社會,為了適應社會環境,個性會進行適當的調整,如何調整得當就能良好的適應社會,如果調整不利,就會不適應社會。這個時候核心個性與側翼個性已經形成,只有通過自我提升,每個類型都有自己提升方向的型號來對應,通過自我提升來適應社會環境。
現在心里學界從橫向角度,對個性的形成有6大理論,這個6大理論都有不足的地方,現在需要一種理論能夠整合這個6大理論。從縱向角度,從0歲到死亡個性都在發展,但是個性發展有關鍵期,一旦錯過這個關鍵期,個性就很難改變。九種個性理論有效的整合這6大理論,九種個性即承認個性是穩定不變的,也承認個性是發展變化的。第一次把個性的變與不變有效的統一起來了,九種個性認為,核心個性是穩定不變的,社會個性是發展變化的。
第一篇
第一章
1.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1.2弗洛伊德理論的應用
1.3弗洛伊德理論的相關研究
1.4弗洛伊德理論的貢獻與批判
第三章 特質流派
3.1特質理論
3.2特質理論的應用
3.3特質理論的相關研究
3.4特質流派的貢獻和批判
第四章生物學流派
4.1生物學流派的有關理論
4.2生物學理論的應用
4.3生物學流派的相關研究
4.4生物學流派的貢獻與批判
第五章 行為主義與社會學習流派、認知流派、人本主義
5.1行為主義理論
5.2行為主義理論的應用
5.3行為主義理論的相關研究
5.4行為主義理論的貢獻與批判
第六章 九種個性的心理學解釋
第二篇
第八章 0歲-7歲(個性發展的關鍵期)核心個性形成的階段
第九章 7歲-青春期結束(個性調整關鍵期)側翼個性形成的階段
第十章 青春期結束-死亡(個性提升時期)社會個性形成時期
第三篇
第十一章 認識0-7歲孩子的氣質類型
第十二章 認識7歲-青春期 孩子的九種個性類型
第四篇 認知自己的個性缺陷,避免不良影響
第十三章 認識自己的九種個性類型
第十四章 不同類型的父母搭配如何培養0-7歲的孩子
第十五章不同類型的父母搭配如何培養7歲-青春期的孩子
第五篇 為人父母的必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