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現金流量猶如人體中的血液,在企業的機體中無時無刻不在循環,其流量大小和竟流量多少,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健康生存。現金流量表作為反映企業在某一時期的現金資源流動規模與原因的報表,即作為透視企業“血液”流動的報表,是極其重要的。根據最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企業應采用直接法報告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即分類別分項目列示企業的現金流量,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同時在現金流量補充資料中將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準確簡潔地編制現金流量表是很多財務報表工作者頭疼的一件事。在現金流量表主表中的三大類項目中,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一般在工業企業中發生次數不是很多,而且這兩項內容
編制比較簡單易懂,本文不再贅述。而對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卻是頻繁發生的項目,且金額較大,不易于一筆一筆計算每個項目的總額,同時還需要與補充資料中“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產生一定的勾稽關系。特別是正表中經營活動項目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和“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兩大項目,是屬于比較難編制的內容。
筆者在參加中華會計網校會計科目的學習中,通過認真聆聽楊聞萍老師和張志鳳老師講解的現金流量編制方法,使筆者感到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以下引用兩位老師講解的方法,列出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編制方法: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銷售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入(包括向購買者收取的增值稅額)+本期收到前期的應收帳款+本期收到前期的應收票據+本期的預收帳款—本期因銷售退回而支付的現金。
這個公式比較簡潔明了,且充分說明了“銷售商品、務收到的現金”的主要內容,但是在實務操作中,難以獲得本期的、前期的項目金額。我們需要以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為計算起點,對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項目進行余額變動的調整來計算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實際工作中可采用以下公式: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應收帳款項目本期減少額—應收帳款項目本期增加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減少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帳款本期增加額—預收帳款項目本期減少額+特殊調整項目
由于會計制度的規定和實務操作的特殊情況,這些應收、預收項目增減發生額可能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無關,需要做特殊調整,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和預收帳款等帳戶的借方發生額對應的貸方帳戶不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類帳戶或者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和預收帳款等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對應的借方發生帳戶不是現金類帳戶;另一類是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類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對應的借方帳戶不是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和預收帳款等帳戶或者也不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現金類帳戶的業務。比較典型的特殊調整業務包括:(1)計提壞帳準備(2)收到債務人以物抵債的貨物(3)銷售業務往來帳戶與購貨業務往來帳戶的對沖,如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的對沖(4)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帳戶中含有的視同銷售產生的銷項稅額,如將貨物對外投資、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產品等等。這些特殊調整業務的調整原則是: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和預收帳款等帳戶(不含三個帳戶內部轉帳業務)的借方發生額對應的貸方不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類帳戶,因其產生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增加,作為加項處理,如以非現金資產換入的應收帳款等;而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和預收帳款等帳戶(不含三個帳戶內部轉帳業務)貸方發生額對應的借方帳戶不是現金類帳戶的業務因其未收到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減項處理,如計提壞帳準備等業務。
2、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出(包括向出售者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本期支付前期的應付帳款+本期支付前期的應付票據+本期的預付帳款—本期因采購退貨而收到的現金
同樣的道理,這個公式也只是充分說明了該項目的所屬內容,并未提供實務操作方法。我們還是根據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發生的銷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為計算起點,對應付帳款、應付票據和預付帳款和存貨等項目發生額變動進行調整來計算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同樣,也需要對一些特殊項目調整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兩大類:一類是指應付帳款、應付票據、預付帳款和存貨等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對應的借方帳戶不是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發生的銷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類帳戶的業務,因其發生了現金支付,可作為加項處理;另一類是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銷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帳戶借方發生額對應的貸方帳戶不是應付帳款、應付票據和預付帳款等帳戶,因其因其沒有發生現金支付,可作為減項處理。 這些調整項目主要包括:(1)當期實際發生的制造費用(不包括消耗的物料)(2)生產成本中含有的生產工人工資(3)當期以非現金和非存貨資產清償債務而減少的應付帳款和應付票據(4)銷售業務往來帳戶與購貨業務往來帳戶的對沖,如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的對沖(5)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商品等。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發生的銷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付帳款項目本期減少額—應付帳款項目本期增加額+應付票據下面本期減少額—應付票據項目本期增加額+預付帳款項目本期增加額—預付帳款項目本期減少額+存貨項目本期增加額—存貨項目本期減少額+特殊調整業務
這些特殊調整業務的調整原則是:應付帳款、應付票據、預付帳款和存貨類等帳戶(不含四個帳戶內部轉帳業務)借方發生額對應的貸方帳戶不是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類帳戶,因為屬于其他項目支付的現金,應作為本項目的減項處理,如分配的工資費用等;而應付帳款、應付票據、預付帳款和存貨類等帳戶(不含四個帳戶內部轉帳業務)貸方發生額對應的借方帳戶不是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發生的銷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類帳戶,因其發生了購買、支付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支出的增加,應作為加項處理,如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商品等。
3、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的編制
補充資料中的“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是以間接法編制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即以凈利潤為出發點,經過四類項目的調整,將權責發生制確定的凈利潤調節為收付實現制的現金流量。這四類項目是:(1)實際沒有支付現金的費用(2)實際沒有收到現金的收益(3)不屬于經營活動的損益,即投資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4)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的增減變動。具體分析調整的內容可結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項目來分析填列:
(1)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調整
資產類項目有兩種情況:一是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通常說明沒有增加凈利潤但是增加了現金;二是攤銷項目的減少,通常說明減少了凈利潤但是沒有減少現金,反之亦然。在把凈利潤調整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時,資產類項目減少的需要加上,資產類項目增加的需要減去。負債類項目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經營性應付項目的減少,通常說明沒有減少凈利潤但是減少了現金;二是預提項目的減少,通常說明沒有減少凈利潤但是減少了現金,反之亦然。在把凈利潤調整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時,負債類項目減少的需要減去,負債類項目增加的需要加上。
(2)利潤表項目的調整
①沒有交付現金但是減少了凈利潤的項目需要加回,包括: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處置和報廢固定資產等凈損失(指計入營業外支出部分);②沒有收到現金但是增加了凈利潤的項目需要減去,包括:轉回資產減值準備影響的損益和處置資產的收益;③支付現金也減少了凈利潤項目,但是性質上不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部分需要加上,即投資和籌資活動中的損失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