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赫一時的德隆系轟然倒塌引發了財經界經久不息的討論,或曰資金鏈的不堪重負或曰不諳資本游戲規則,一時之間中說紛紜。而在種種觀點中,沒有一種抓住其核心本質,德隆之敗歸根到底在于母子公司管控之敗。
德隆生存最重要的思想——以先進的管理和資本運作為紐帶,整合傳統產業,激活傳統產業,獲取超額回報,最終達到超常規發展的目的。
其產業發展模式可概括為:
投資上市公司——輸出產業發展戰略——戰略實施與監控——整合產業——提升產業價
德隆戰略目標
德隆是以資本運作+整合產業的思路,通過以下八個步驟達到其戰略目標,其方法步驟一定程度上是由具有可操作性的,是一種創新。
1、通過上市公司籌措資金,然后將資金注入產業,整合產業,利用產業收益帶動股價上升,然后再獲取進一步股市融資的資格……這種思路本身是值得借鑒的。
2、“俱樂部式”融合不同文化、崇尚個性與創新、提倡團隊合作、不為繁文縟節束縛的企業文化氛圍
這一企業文化有利于消除集團各公司間的文化差異,提高集團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
3、通過資本運作獲取資源的思路
德隆通過并購和合作等方式,利用國內外企業的成熟的營銷網絡進行集團的產品銷售,不僅節省了營銷成本,而且擴大了市場占有率,提高了集團的整體收益。
4、通過總部進行戰略,預算質詢實現對子公司的戰略管控
5、通過總部進行稽核與偏差分析建立對子公司的過程監控
6、通過企業家俱樂部形式輸入人才
7、通過中企東方建立對子公司的行業分析與競爭研究
8、通過強勢輸入管理模式,營銷資源提升子公司效益
換句話說,德隆模式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對子公司實現有效管控,達到預期。其本身并沒有致命的缺陷。
而在現實情況是,德隆在實施該模式時,面對眾多誘惑,貪多求快,盲目擴張,以至于對一些產業的收購并沒有達到預期。更為重要的是,企業沒有解決好短、中、長期的投資比重,過分投資長期項目,占用了大量資金,給企業資金鏈帶來了巨大壓力。
而不得不進行的收縮銀根,又導致了德隆的產業發展失去了銀行的資金支持,惡性循環,德隆開始出現危機。
德隆危機的實質是在公司高速擴張的時候,只有產業整合之名,沒有產業整合之實。
即:公司沒有真正實現對整合行業的分子公司進行有效的管控,或者這些管控只是流于形式,并沒產生利潤,雖然有著制度上的體系,也有經營計劃和偏差分析。
德隆既缺乏對產業發展戰略環境層面的分析,也缺乏微觀層面出現偏差后改進的有效辦法,控股企業眾多,隨后的母子公司有效管控卻沒有跟進植入,陷入了資本擴張的怪圈,導致最終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