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企業如何堵住管理黑洞
■ 雪巖營銷咨詢有限公司 徐軍海/文
“執行力低下”已日益成為木門企業管理中最大的黑洞,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執行后,才能夠顯示出其價值。因此,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關鍵在于執行。而企業執行力差,將會直接在貫徹企業經營理念、實現經營目標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打擊管理者、員工的積極性。破壞了工作氛圍,影響了企業的整體利益。長此以往,它將會斷送企業的前程。執行力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決定著企業的興衰與成敗。因為只有被執行的思想才有出路,被執行的戰略決策才能結出果實。
一個企業或產品運作成功與否,需要經過艱苦卓絕的過程,即便這樣,每年的企業淘汰率還是很高。這其中包括戰略定位和戰術整合等宏觀因素,但企業的執行力更為重要。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執行力所帶來的管理問題了。執行力不好經常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不能將好的思路落實于具體的執行時間表上,導致好的思路和策略成為空談;
◎安排工作不到位,執行任務拖拖拉拉、沒有緊迫感,效率低下;
◎執行過程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執行后的工作結果使目標落空。
我們不難發現,凡是發展又快又好的企業,憑借的其實就是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就沒有領導力,就沒有戰斗力。執行力的強弱是一個企業興衰的標志。市場競爭,歸根結蒂是企業執行力的競爭,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在于執行力。一個企業執行力的優劣,直接關系其生存與發展。
那么如何解決企業執行力低下的問題、如何打造和提高企業的執行力?
認識企業的管理黑洞-執行力
什么是執行力?企業界從各自的角度對執行力的含義作過較多的論述。
◎戴爾公司總裁邁克爾•戴爾認為:執行力就是員工在每一個階段都一絲不茍地切實執行;
◎聯想公司的柳傳志對此的理解是,所謂執行力就是選拔合適的人員到恰當的崗位上;
◎美國《執行》一書的作者拉姆•查蘭博士說,“知道做什么,選擇正確的人來做并持續激勵他們,最后傳達和顯示結果,這就是執行。完成這一過程的能力就是執行力”。
盡管對執行力的理解不一而足,但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執行力之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隨著戰略管理在企業界實踐的不斷深入,如何提升企業的執行力越來越為企業界所重視,執行力是企業戰略實施的根本保障。實施企業戰略管理包含戰略制定及戰略執行等方面。戰略正確并不能保證一個企業取得成功,而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具備了正確的戰略和卓越的戰略執行力。
凡是發展快速而且良好的企業,都是執行力很好的企業。就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坦言:“微軟在未來十年內,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IBM總裁郭士納認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應該具備三個基本特征,即明確的業務核心、卓越的執行力及優秀的領導能力。”
企業管理黑洞形成的原因
縱觀國內外競爭力優勢明顯的企業,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都具有一流的執行力。反觀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卻面臨著執行力度不足的毛病。執行力,作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正日益成為制約眾多木門企業管理的黑洞。
1、企業執行力不足的原因
造成企業執行力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企業文化沒有凝聚力。
企業執行力的缺失或不足,究其本質還是缺少具有強大凝聚力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鍛造企業員工積極價值觀的土壤,也是保障企業執行力得以孕育和成長的土壤。木門企業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要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才會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企業文化是順應企業價值觀形成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決定了企業的文化建設,許多木門企業老板本身對企業的經營理念的認識不足和價值觀的認識不足,已經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走進誤區,或者根本就缺乏建設。
◎ 制度體系缺乏可操作性。
很多木門企業的管理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是因為制度本身缺乏可操作性,導致無法執行。有的企業盲目推崇優秀企業的管理制度,不結合企業實際而盲目加以利用,結果造成無法執行。
比如海爾公司的OEC管理模式,雖然很多企業去參觀學習,但能運用成功的企業很少。其根本原因,是這些企業只是單純學習管理制度,沒有深刻理解:OEC管理模式的成功,需要建立在企業自身實際的基礎上。另外,制度不能只是制度文件的編寫和推行,更重要的是訓練和學習,尤其是制度的執行系統,要同時配備檢查系統,形成執行和檢查的分權才能形成有效的執行機制,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
◎ 績效考核沒有激勵性。
木門企業普遍存在員工績效考核不完善的問題,國內木門行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普遍采用的是計件工資,沒有很好的績效考核方式,缺乏有效的激勵性,人員流動率高,人員缺乏穩定性,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給企業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危害,也影響企業內部員工的團隊士氣和凝聚力,間接導致執行力的缺失和不足。
◎ 細節關注度不夠。
中國民營企業“長不大、活不長”的問題長期困擾理論界和企業實踐,木門行業也不會例外。
一種觀點認為,企業管理缺乏對細節的關注是造成執行力不足的關鍵癥結之一。與注重細節相對應的心理狀態是浮躁。由于浮躁,有的木門企業剛有點積累,就開始搞多元化經營,產品系列也開始延伸,樓梯、家具甚至五金鎖具等都開發出來了;多品牌經營也開始了等等。西方有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論是世界500強之首的沃爾瑪,還是中國制造業旗艦的海爾集團,都是在踏踏實實、埋頭苦干中成長的。我們很多企業并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不缺少各類規章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制度不折不扣的執行。如何堵住企業的管理黑洞,提高企業的執行力,才是最需優先考慮的。
如何堵住企業的管理黑洞
1、 提高企業執行力的對策
◎ 培育執行力-要從建立企業強勢的執行文化開始
建立企業強勢的執行文化,就是把執行作為所有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的文化。優秀企業,其內部都有一種強勢的執行文化,是強勢執行文化訓練出重承諾、有責任心,注重結果導向等積極的企業文化。在優秀的企業里,管理層制定的戰略往往能夠開花結果,取得持續性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優秀的企業里往往都有較為強勢的執行文化。因為企業執行文化是企業執行力的靈魂,是保證企業執行力長久不衰的動力。提高執行力一定要抓住執行文化這個根本,不要舍本逐末,只停留在技術層面,就執行而執行,陷入執行的泥潭而無所作為。
強勢執行力文化所體現的核心內容,是一種負責精神、敬業的團隊精神和服從精神、誠實合作的工作態度。要使執行文化更好地發揮其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作用,就應當從企業的特點與實際出發,設計出更具特色、更有效用、更便于推行的具體內容,使執行力推廣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具體操作更要考慮可操作性:
首先,培養員工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不能單純的灌輸“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形式化口號理念,要使員工把實現自身價值與實現企業目標融為一體,做到忠誠于企業,自覺為企業爭光,就要真正的關心員工,在守法上做到表率,維護好員工的切實利益,讓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融為一體,員工才會真正的從心底里感覺出:“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真實意義,以員工的觀念轉變為契機,提升員工對企業執行文化的認識,并以“執行”作為企業文化核心內容來加以宣傳、引導和培育;
其次,加強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訓練,塑造企業里“一切行動聽指揮”的組織觀念,使員工做到自警自律,恪盡職守。尤其是企業領導一定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切身融入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帶頭做好各項經營決策、目標計劃、規章制度的執行工作,讓執行文化滲透到企業的每個角落。柳傳志曾因為開會遲到而主動罰站,松下幸之助也曾因遲到10分鐘而扣除自己全月的薪金。
其三,企業文化本身的垂范,企業經營者要引導企業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對社會負責,建立企業本身應有的健康文化,以企業文化本身的垂范來帶動企業的凝聚力,從而提高員工的執行力,不要讓民營企業只對老板負責,企業成了老板一個人賺錢的工具,企業自己本身就逃避了企業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也就談不上什么執行力了,因為企業文化本身就沒有健康的垂范作用,員工也沒有樂凝聚力,更不可能有好的執行文化,也就失去了執行力。
◎ 建立執行力的基礎-要首先完善企業管理系統
基于系統建設來建立執行力的基礎,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嚴謹的企業管理系統,確保系統合理并有很好的兼容性,各項企業的管理流程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便于執行,各項企業管理制度標準可轉換成相應的檢查表,便于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其次是打造高效的管理團隊,制定完善的能調動團隊積極性的績效管理制度,沒有高效的管理團隊做推動力量,執行力也無從談起;
最后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訓練體系,做好訓練教材體系的建設和講師隊伍的培養。企業只有形成了健康運行的培訓機制,才具備了提升執行力的基礎。沒有很好的訓練體系,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力。木門行業的大多數企業和其他行業的民營企業一樣,對訓練都是說的時候重要,做的時候又不重要。而沒有經過訓練的隊伍上戰場會遭遇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 提升執行力-要做好管理制度的有效建設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是時代的要求。李嘉誠的“是員工養活老板,養活公司”的觀念值得木門行業的企業老板好好深思。沒有廣大員工辛苦勞動,再有本事的老板也是孤掌難鳴,難成氣候。法國企業界有一句名言:“愛你的員工吧,他會百倍地愛你的企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從操作層面來看,人性化管理要通過制度化管理體現出來,制度化管理要體現人性。這樣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實處,制度化管理也才能成功。
構建好制度后,要做好三維貫徹保障:企業的縱向:自上而下的每一個部門、班組乃至個人;企業的橫向:自前而后的每一個車間、工序乃至個人; 時間的坐標:自始至終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乃至每一件事情上。只有堅持不懈的貫徹執行,制度才能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制度都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實,企業就談不上執行力。
2、激活執行力-要建立績效考核,形成激勵的機制
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只是誘發強勢執行力的外因,那么導致有效執行力的內因則是員工內心的動力。所以,建立真正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形成真正有效的激勵機制,才是保障執行力的關鍵。激勵機制的缺失或者不健全,必然導致干與不干、真干與假干、實干與虛干、干好與干壞缺乏相應的獎懲,由此使得執行文化得不到建立和弘揚。
至于如何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總的來說就是要真正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開的績效考核制度,真正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只有這樣績效考核才能轉變為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真正激活員工的潛能,培育出一支具有強勢執行力的員工隊伍。就筆者對很多木門企業的咨詢服務經驗來說,這也恰恰是眾多木門企業的管理軟肋
3、完善執行力-要從強調過程的細節入手
“細節決定成敗”已成為企業完善執行力,決勝未來市場的重要觀念。但是,對于耳熟能詳的精細化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概念層次,而應將其提升到系統化、科學化的高度并有效結合企業實踐,使企業管理工作真正做細、做精,在精細化的工作中爆發出強大的執行力。
如何培養團隊關注細節:
首先,培養團隊養成注重細節的觀念。觀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培養員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注重細節的工作習慣是企業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企業要提倡全員管理意識,讓廣大員工參與企業戰略的制定過程,使整個團隊都能深刻領會企業領導層的戰略意圖與自身利益的關系,并把對戰略的認同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細節中去。把對細節的關注放到戰略的高度進行宣傳和教育,身體力行,從而全面提高員工的細節意識。
其次,完善企業基礎數據管理,量化管理細節。很多企業的精細化管理之所以成效不顯著,主要是因為細節的量化工作沒有做到位。很多木門企業在企業的基礎管理建設上沒有很好的量化,導致關注細節變成一句口號,無法落到實處。
最后,抓好現場精細化管理。現場精細化管理是“細中之細”,是體現執行力是否被徹底貫徹的試金石。比如已經廣為人知的現場有效管理方式“5S”,可以說是現場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礎,可筆者通過對很多木門企業的咨詢發現,能做好5S的木門企業少之又少,又何談執行力。所以企業能少空想,做點實事,踏踏實實的做好現場管理,做好基礎管理建設,堵住企業管理黑洞,提高企業的執行,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問題是觀念能真的轉變過來,真正從細節做起。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徐軍海 聯系電話:13232392866
雪巖營銷咨詢顧問公司 首席顧問師、資深營銷專家 中國淋浴房產業制造基地、中山市淋浴房行業協會、四川省木門專委會、《裝飾商報》、九正傳媒、鴻基木業、歐麗亞門業、久輝集團等公司的高級顧問,咨詢服務過幾十間建材企業、國內多家知名顧問公司特聘高級講師
https://www.xueyanzx.cn QQ:104975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