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道職業講師每天要到處宣傳自己講課的成功經歷嗎?
我想不一定要這么干吧,因為職業培訓講師把課講好是常態,每月、每周到處講課也是常態,偶爾宣傳一下是可以,天天宣傳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如同天天告訴別人我每天要吃飯一樣,意義不大。
2、難道職業講師沒有講課失敗的經歷嗎?
每個職業講師不可能在多年的講課生涯中100%滿意,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成熟型的講師可能概率較低而已,而且在授課風險管控上做的較好。首先,不熟悉的領域和課題堅決不講,其次,授課中對于現場的掌控能力較強,能夠化解一些授課風險。
3、難道培訓講師就不能高調嗎?
我覺得要看主講什么課題的老師,還有個人定位而決定。但鑒于偶爾露露臉也是可以的,真怕現在有點些人單純以曝光度來評價講師,盡管俺們盡管年齡不大,但做職業講師也快7年時間了哦,擔心別人還以為我們是剛出道不久的老師呢。
4、難道職業講師不能總是提及以前的從業履歷或者經驗嗎?
答案是肯定的。個別講師出一些知名跨國公司或者企業出來做講師都10年了,還一直在講當然在這些企業的輝煌經歷,大談該企業的優秀模式,且不知道這十年無論是外部競爭環境,還是企業內部變革發展,很多企業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你離開這家企業之后,其實和它沒有實質性的關系,就多談一點最近、最新的東西可能大家更喜歡
5、難道職業講師故意要“做人低調”嗎?
如果真正定位自己是實戰派講師,我覺得你應該定位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與企業的職業人沒有任何區別。我也會看書,也會搞研究,也會寫專題文章,也在香港大學學習,但我更多的學習來自于實踐,從事投資生意,還有培訓講課就是我最好的實踐經歷。多做事情,多經歷一些東西,多走一些地方,這樣才有資格和學員去分享。
6、難道職業講師就一定要“夾著尾巴”,而不能“翹著尾巴”嗎?
這句話我只能贊同一半吧!我覺得無論你講課多好,你以前的經歷多顯赫,你現在就是一名普通的分享者,是一名普通的講課人,以此為職業,樂業安業。你不一定把學員強多少,只是在分享的課題上比學員有更多的理想和經歷而已。不要太把自己抬得太高,但也不能人為貶低自己,而是擺正你的職業心態和位置很重要。
7、難道職業講師不能“好為人師“嗎?
本身這句話的假設前提就有問題!人人皆可為師,職業講師只是課題方面的專家,絕不不能把這種師從效應放大,除了講課的領域其他方面說不定職業講師在學員面前就是一名“小學生”水準。我培訓過的學員里,有“全國勞模”,有“身價5億以上富豪“,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國際技能比賽冠軍”,還有福建一名企業學員曾經獲得“福建省散打冠軍”等,這些學員在他們擅長的領域皆為我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