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運作的中高層管理團隊》
(培訓大綱)
2007年9月14日
培訓主題:《如何打造高效運作的中高層管理團隊》
培訓對象:企業高、中層管理人員、職業經理
培訓目的:提高學員對打造高績效中高層管理團隊的認識以及方法的運用。
培訓效果:通過培訓使學員收獲到:
我們所處的時代和特征,從而更加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企業高層和中層團隊所承擔的不同職能和所要達成的績效;
進一步明確中高層領導的角色定位和勝任力標準;
掌握如何實現高績效管理的有效途徑和基本方法;
培訓課時:二天12課時,每天6課時。
培訓講師:著名企業管理專家,業界公認金牌講師。
培訓方式:知識講授、案例解析、互動討論、游戲啟迪、課堂競賽
培訓大綱:
第一部分 領導領導力和職業經理人
第一講 后工商管理時代的呼喚
任務一:建立經濟文化型的愿景
任務二:建立學習超越型的組織
任務三:建立數字人性化的管理
任務四:建立內部營銷對話體系
任務五:建立目標管理分權體系
任務六:建立傳播誠信成功體系
第二講 后現代職業經理的定義
1、具備高超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2、把握企業決策權和經營管理權;
3、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作為終身職業;
4、能夠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卓越效益。
5、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和經營模式;
6、代表著優秀和卓越的經營管理方式;
7、代表著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具有光明前途的企業發展方向。
第三講 職業經理的“四重”價值
固有價值
使用價值
市場價值
人文價值
第四講 經理人、企業家和企業領袖
(略:九大區別)
第五講 中高層管理者勝任力的標準
(略:30條勝任力標準)
第六講 中高層管理者的時間分配
(略:分配時間)
第二部分 中高層管理團隊高效運作的鋼性法則
第一講 組織——企業高效運作的凝聚力
高效組織管理的“七大法則”:
一、清晰明確的“兩大圖表” 的原則
二、垂直與條塊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三、盡可量實行一個“舵主”的原則;
四、 “既無重疊,又無空白”的原則
五、組織設置由任命到組閣的原則;
六、干部逐級提名隔級批準的原則;
七、機構設置“兼并代托空”的原則。
第二講 執行——企業高效運作的保障力
高效執行保障的“六大法則”:
一、每個人只有一個直接上司原則
二、不越級指揮可越級檢查的原則
三、“四小時復命與回復制”的原則
四、行政管理“三督、六辦”的原則
五、重大工作實行總裁指令單原則
六、“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原則
第三講 領導——企業高效運作的牽引力
高效領導力的“八大法則”:
一、領導把命令變培訓的原則
二、特殊工作臨時授權的原則
三、受監督的個人負責制原則
四、領導“協調與仲裁”的原則
五、控制與激活關鍵點的原則
六、不靠秘書傳達指令的原則
七、不靠助理分擔責任的原則
八、下達命令清晰準確的原則
第四講 職能——企業高效運作的基礎力÷
高效職能管理的“六大法則”:
一、職能和職責兩相一致的原則
二、職能和職責描述確認的原則
三、實行流程和程序控制的原則
四、橫向之間服務+制約的原則
五、有效工作公開“述職”的原則
六、重復發生問題的制度化原則
第五講 管控——企業高效運作的控制力
高效組織管控的“十大途徑”:
一、團隊建設
二、制度建設
三、授權分權
四、財務預算
五、薪酬體系
六、考核系統
七、激勵措施
八、審計監察
九、情感溝通
十、文化愿景
全國著名實力派領導力專家講師
蓋烈夫先生簡介
蓋烈夫 全國著名實力派領導力專家講師,國際認證咨詢師,全國十佳培訓師。曾任清華大學高級職業經理訓練中心總教練長;有過十年基層領導、十年中層領導和二十年高層領導實踐經歷,曾擔任過新太集團上市公司執行總裁、立白集團副總裁總管理師、招商迪辰集團總裁、富林集團總經理、樹人集團總裁、中孚咨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等著名大中型企業集團高層職務。
蓋烈夫編創開發出戰略、HR、營銷、行政、素質、文化類等百余門培訓課程;創編了“MMM管理模式”并自創《高價值企業的整合管理》理論,獲全國第八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蓋烈夫為電力、通信、房地產、金融業、IT業、藥業、制造業、高校等千余家企事業進行過咨詢、診斷、培訓、設計和示范管理,具有深厚的理論、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生動的培訓方式,在企業界、高等院校和咨詢界享有盛譽,被稱為“企業醫生”、 “最解決問題的咨詢師、“最受歡迎的培訓師”;培訓界的“常青樹”。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聘為專家講師。擔任中國競爭力促進會副會長等多個國家級專業機構的專家顧問和講師。
蓋烈夫的經典課程
1、《組織行為學》 2、《高效運營管理》
3、《制勝領導力》 4、《高效會議管理》
5、《贏在執行力》 6、《人力資源管理》
7、《企業戰略管理》 8、《規范化商務禮儀》
9、《國學與管理》 10、《總裁演講技能》
11、《如何當副職》 12、《企業創新管理》
13、《職業心態與素養》 14、《營銷實戰技能》
15、《有效溝通的藝術》 16、《壓力與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