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培訓師網專訪蓋烈夫實錄之二
主持:您以什么樣的模式來培訓?是教授,還是引發(fā)學員?
蓋烈夫:培訓不是唱京戲有很多固化的程式,雖然培訓有其規(guī)律可循,可效可仿,但“變易”很重要。我的理念是:情由心生——培訓要有真情實感,要和學員融合;法由境生——我的做法是:根據課程類型,根據學員狀況,根據現場情況,根據學員需求來決定培訓的方式和方法。決不能總是“鬼子進村”的一套固定打法。
主持:您個人最大的愛好是什么?您最愛看的書是什么?
蓋烈夫:我是一個愛好和情趣比較廣泛的人。文藝體育都喜歡,而且有些還玩的不錯。如果說看書,喜歡隨便翻翻,到書店里半天可以看三十幾本書,都是瀏覽一下目錄和章節(jié)。但是,對于“論語”一類的國學書還是很喜歡的。
主持:在全球培訓師網內您最欣賞的老師有哪些?
蓋烈夫:全球培訓師網凝聚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老師。客觀地說,這些老師都是我應該學習和欣賞的人。說實話,我有很多知識性和操作性的東西,就是從他(她)們的博文中學來的或悟到的。尤其是那些經常見面,經常發(fā)表文章的老師更加令我欣賞和佩服。最不欣賞的就是那些“炒”出來的“大師”,在網上,網站供著他,他對網站卻無貢獻。
主持:請問課堂上的您和生活中的您有什么區(qū)別嗎?
蓋烈夫:課堂上的我和生活中的我區(qū)別有時很大,甚至判若兩人。因為,課堂上和生活中的環(huán)境與對象不同,角色也不同,所以必須有所不同。課堂上,一定要以職業(yè)形象、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操守為主,而生活中,一定要以情趣,樂趣,志趣和逸趣為主。
主持:請問您外出演講時喜歡如何接待您?您有什么特別的要求?蓋烈夫:說不喜歡接待是假話,說很在意接待就是狂話。我比較隨和,但也很注意細節(jié)。我最怕最腦的就是:找不到上課地點。最煩最厭的是:話筒不好使,白板亂晃悠。最擔心的就是培訓對象沒找準。
主持:您最想對您的學員說些什么?
蓋烈夫:只想對他們引用一句毛澤東的名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主持:培訓師在社會的角色是什么?
蓋烈夫:培訓師首先是自然人,要承擔法律的責任和義務;其次是職業(yè)人,要恪盡職守,敬業(yè)忠誠對職業(yè)負責;再次是社會人,敢于肩負社會影響負責。最后才是家里人,要對親人負責。總之,不管是什么角色都要把“止于至善”放在首位。
主持:您今后三年的目標是什么?
蓋烈夫:今后三年乃至五年,我的目標是“五個一工程“:力爭講好一百門培訓課程;力爭錄制一系列光碟;力爭重點服務一百家企業(yè),力爭編著一套培訓教科書;力爭寫出一百篇有價值和影響的文章。
主持:您有打算帶徒弟嗎?有什么要求?
蓋烈夫:我是講師不是宗師,培訓界不需要“宗師”,需要能幫助企業(yè)排憂解難的培訓師。因此不敢言帶徒弟,盡管有很多人請求過。
主持:最后請給“全球培訓師網”的眾多網友說幾句!
蓋烈夫:哈哈,話是可以說的,但都不是我的話,是圣人和名人的話: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曾子)
二、正心,誠意,致知,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三、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四、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五、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事的人是不幸的人。(高爾基)
六、生活中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的人。(屠格涅夫)
七、如果人僅僅為自己勞動,也許它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智者,卓越的詩人,但是他永遠也不能成為真正完善和真正偉大的人。(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