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原創系列中國人自己的哲理小故事
系列6——《誰像一條狗》
故事概要:
不知是那一個好事的網友,正通過QQ開展一次網絡調查,題目是:“中國和日本,誰像一條狗”。雖然活動還沒有結束,但根據截止10月8日的統計結果,日本得票91185票、中國4260票。 作為國人,當我第一次打開看到調查問卷的時候,出于自尊與愛國等諸多原因,我沒有對調查組織者的初衷、結果應用以及調查活動組織的科學性、嚴謹性產生絲毫懷疑,很自然無意思地就做出了選擇。但現在反過來再看,調查問卷所使用的中文語言,再結合中國人口的世界占比和工信部公布的中國網民超過5億的報道,雖然調查活動還沒有結束,但結果早已不言自明了……點評:
1.《誰像一條狗》的調查,不去深究,此狗意即為喪家(之犬)和為主子看門的低微仆從之狗,其調查結果自然讓人欣慰而倍自豪,畢竟至少抒懷了我們絕大多數華夏兒女的心聲。如果從這主觀取向講,我們沒有必要去追究此次調查的科學性、嚴謹性。 2.“人與人不同、狗與狗有別”。喪家之犬和看門之狗,當然不可能與主人所珍愛的狼狗、藏獒、寵物犬相比。但如果一定要將狗與人拉上關系,也許除了野狗有點卑微的自尊之外,其余之狗排除能力大小之差,從主從關系來說,本質上又有何別呢?! 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充滿競爭的生存與發展的自然選擇法則里,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萬物的演變的最終結果就是主人與仆從的關系。如果你做不了主人、又當不好仆從,你該何去何從呢? 在現實中,如果你不愿意做“仆從”,那就為先歷經“喪家之犬”之苦而拼搏吧;如果你難以獨立承受抗爭奮斗之苦,那展示你的實力,爭做受人尊重喜愛的“狼狗”、“藏獒”、“寵物犬”之類也是不錯的選擇呀,其余也許別無他法了,哀哉………
(余尚祥原創哲理小故事,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