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有感之培訓需求分析
從02年開始,細細算來做培訓也有7年多的時間了,在這期間多多少少對培訓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現簡單整理一下,予以分享。
前一段時間接觸了一個老板,非常愛學習,并且也非常重視團隊的學習;從06年開始,不斷帶著中高層干部聽各種老師的培訓,并且對各個培訓大師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因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實際的問題困擾的他,他寄希望于聽課、學習、提高管理能力,解決管理問題。并且還有兩個特點,一是自己覺得好的課程一定讓下屬聽;他的中層以上人員都聽過教練技巧的課程,但是時間管理、溝通技能、如何做主管等基本技能的課程還沒有聽過(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并不是太好,中專居多,大專以上算好學歷的)。主管現在是不會管理自己和員工,而聽得教練技巧等課程半懂非懂、更談不上運用;二是,自己覺得好的理論一定要在企業中實踐。聽完績效管理就高薪招聘一個HR高手,在企業內部作績效管理,但是企業目前組織架構不清晰、職位說明書還沒有理順。問題真是一大推,老板頭痛,員工頭疼,因為老板聽了什么就要讓員工聽,中午休息的時間還得拿出1個小時看老師的講課光盤。公司內部今天作績效,明天做流程。大家都很疲憊,而又沒有效果。
中醫講:“虛不受補”;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個身體非常虛弱的人,如果你一味的給他吃補藥,可能病情會更加嚴重,身體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單純的滋補是不行的;中醫還講:“實證當瀉,而不能補”就是說如果得的是實證而非虛證,是絕對不能補的,而當瀉。否則會延誤病情的。這兩句話正好送給這位老板,企業內部的培訓要先診斷,用望聞問切的手法,并且寒熱虛實,才可開處方;不可見虛就大補。那是要流鼻血的。這個老板現在用瀉法,一定要把現在的培訓先減少,看企業員工根據崗位能力要求,缺什么補什么,且不可盲目亂補。
企業如同一個人,并非簡單的部門組織溝通,每個組織的不同結構體現不同的功能,并且不同的結構之間是有一定的聯系的。就像中醫理論下的人,人是一個整體,各個臟腑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并且同外部環境也是密切相關的。每個管理者也要具備系統觀、整體觀進行企業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