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朝強
昨天,有個朋友因為工作中碰到一點困難,自認為克服不了自己內心的障礙,發短信給老板提出離職。
有的人碰到困難很容易放棄,可能潛意識中認為可以逃離危險,回到舒適區,找回安全感。其實,每個人潛意識都是追求快樂,逃離痛苦,從嬰兒時代我們就已經學會了,碰到困難本能的反應就是保護自己,逃離危險,回到安全地帶??墒?,放棄也要面對:
1、當放棄一個困難時,暫時求得一時的安寧,但是還要去面對未來千千萬萬的困難。未來的人生怎么辦?
2、放棄困難的同時,有的機會也隨之被放棄了。也許有的機會被放棄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后悔,才發現世界上沒有后悔藥。這也是需要去面對的。
3、碰到困難放棄,不一定是錯誤的決定??墒侨绻怯捎谧约旱男闹悄J?、行為模式、信念、思想、習慣等出了問題,沒有發現或者沒有調整過來,比如說一碰到困難就放棄,輕則放棄機會,重則放棄親人甚至自己的前途、生命,那么對未來的人生、家庭、組織將是非常大的損失,當然,對于社會、國家、民族也是損失。所以,當放棄了以后,我們還要面對心智模式、行為模式、信念、思想、習慣等對未來造成的影響,未來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困難、類似的決定需要我們去面對。
在我主講的《團隊高效執行力特訓營》課程中,有一個環節是需要失敗團隊的每個人作選擇,選擇面對還是、放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面對,有少數的人可能想選擇放棄。這個環節的結果并不重要,因為這只是課程、游戲、活動。但是,關鍵是不管是直面選擇的失敗的團隊成員還是其他的學員,需要去檢視自己的心智模式、行為模式、信念、思想、習慣等,仔細思考自己現實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即便是那一瞬間的一個行為甚至是一個念頭,都值得去思考,因為這關乎你的未來。課程中的得失只是一種感受,現實中的得失將關乎未來人生的路怎么走。
課堂當中,我經常也會提到“負責任”,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積極的心態。人生一輩子都有問題,除非死人。當我們面對問題總是選擇逃避,那么能力很難提升,而且還會不斷打擊自己的信心,變得越來越消極。弱者只能得到別人的同情,得不得別人的尊重。而且同情只是暫時的,“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是社會生存的法則之一。
親愛的朋友,放棄不一定是錯,但是隨便放棄就可能會鑄成大錯。當碰到困難想放棄的時候,請慎重!
因為放棄也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