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建立了軍隊,很會帶兵打仗,然而他并不是神槍手,甚至他根本就不用槍,但他是一位軍事家,他指揮的紅軍、八路軍、解放軍打了無數次的勝仗。為什么呢?毛澤東的軍隊從幾千人發展到上百萬大軍,部隊官兵卻沒有象舊式軍隊那樣靠軍薪(工資)招募、發展,部隊的忠誠度、戰斗力、吃苦精神超強,都是古今中外任何一個軍隊難以比擬的。為什么呢?毛澤東靠什么建立了人民軍隊,推翻了三座大山,打敗了裝備精良、美國支持的八百萬軍隊的蔣介石?
毛澤東用“思想”來統帥全軍,用“主義”來引領跟隨者,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來約束跟隨者的行為。毛澤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毛澤東的育人思想對現代管理學有著指導作用。現在來看企業的管理,就更加悟到毛澤東在管理團隊中的高明之處,我們通常所說一流的企業靠文化,二流的企業靠制度,三流的企業靠人治。人治,管理會受到管理者情緒、管理者的喜好的很大影響,也會因為管理者個人的思想變遷而隨意改變既定的使命、戰略。舊軍隊拉桿子另立門戶的大有人在,現在市場經濟下整個銷售團隊被帶走的例子也不少。毛澤東高明就高明在建軍之初從制度上就避免了這個關系到軍隊生死存亡的問題。制度管理已從根本上改變了人治的缺陷,體現了公正、公平、強制性。鄧小平說的好,一個好的制度可以阻止壞人做壞事,一個壞的制度也能讓好人做不好的事。一個企業的文化首先來源于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毛澤東管理軍隊注重思想建設,用了一個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解決了部隊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的根本性的問題,從而塑造了世界上最具有戰斗力、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正如孫子所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生,可以與之死,而不畏危。”
企業如何解決新員工頂不起來,老員工沒有熱情?人有的是,人才難求?如何解決干部隊伍跟不上時代發展及崗位設置的要求?
毛澤東的育人思想、人才建設思想,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就是把企業辦成一所大學校的思想。企業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人說辦企業就是賺錢的。不錯,企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盈利,如果把賺錢作為企業的唯一目的,企業為了賺錢而賺錢,只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有可能出現戰略上的失誤,出現決策上的錯誤。不是嗎?一個三聚氰胺讓三鹿集團這個乳品業巨頭轟然倒下;為追求更大的利潤而讓黃光裕誤入歧途、鋌而走險。毛澤東建立軍隊是為了什么?建立軍隊就是為了打勝仗,然而打勝仗并不是軍隊的宗旨。人若沒有一個正確的使命觀、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就會為50%的利益而違犯法規,為超過100%的利益而不顧人倫道德!毛澤東的育人思想是企業建立百年基業的明鏡。
企業若辦成一所大學校,新員工融入企業的速度會不會更快,學習力更強呢?老員工也是否因為知識不斷更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工作有不斷的創新而保持持續的工作熱情呢?企業領導干部因而更有思想、更有使命感、更負責任、更有教練意識、管理團隊凝聚力更強呢?企業管理層必須關注到企業員工的成長,不能只‘管’不‘育’,就是只知道管理你的下屬、管理你的員工,而忘記了對下屬和員工的培育。企業的人才培育機制,企業的人才儲備機制的建立才能體現出“人是企業競爭致勝的第一資本”“干部是決定的因素”。
企業發展中影響戰斗力,干擾執行力的常常是干部與員工的關系處理不好,溝通不良引起的,如何處理企業經營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如何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呢?
毛澤東思想中看問題“一分為二”的哲學思想,特別體現了毛澤東博大胸懷的樂觀主義精神和積極思維模式。從個人到社會,從企業到國家,發生任何事情,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不好的一面和好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優勢的一面和劣勢的一面,消極的一面和積極的一面。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的發生,造成了近30萬的嬰幼兒身體受到傷害,上百萬個家庭受到損傷,全國的乳制品消費的安全性受到質疑,這不能不說是極悲慘的一面。積極的一面呢?發生了這樣的事件終于讓消費者警覺了,政府關注了,監管部門終于取消食品免檢了,制度開始逐步完善。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論述,毛澤東給出了一個科學的精辟的公式,“團結-批評-團結”。用這個公式來指導我們解決同事之間的問題、矛盾,簡單、明了、有效。毛澤東是世界上最早闡述人際溝通方式有效法則的領袖,用這種方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會得到心理學中的“三明治效應”,溝通順暢,關系和諧。即認同、贊美-建議、批評-贊美、鼓勵。
現代管理學中我們常常提醒企業管理者,會管的管理員工的思維,不會管的只會管理員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