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的總裁小托馬斯·沃森信奉丹麥哲學家歌爾科加德的一句名言:野鴨或許能被人馴服,但是一旦馴服,野鴨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無法海闊天空地去自由飛翔了。他說:“對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歡卻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從不猶豫。然而重用那些圍在你身邊盡說恭維話,喜歡與你一起去假日垂釣的人,是一種莫大的錯誤。與此相比,我尋找的卻是那些個性強烈、不拘小節、以及直言不諱似乎令你不快的人。如果你能在你的周圍發掘許多這樣的人,并能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那你的工作就會處處順利?!边@就是著名的IBM的“野鴨精神”。
野鴨精神的用人創新意義
事實上,沃森是把創新作為“野鴨精神”的化身,他采取種種措施激勵員工創造發明,不斷地開發新穎的產品,并取得了國內外市場的制勝權。因此,“野鴨精神”成為IBM公司迅猛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不僅揭示了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之源,創新還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縱觀中外成功企業,如通用、惠普、思科、華為、海爾、聯想,等等,幾乎無一不以創新作為 自己的旗幟,作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松下幸之助說:“經營就是創造。”張瑞敏同樣鮮明地指出,海爾的競爭策略就是“標新立異”。
人才的可貴就在于是否有主見和創見,不隨波逐流,拒絕看眼色行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這對于企業決策者非常重要。他說:“好的決策,應以相互沖突的意見為基礎,而不是從眾口一詞中得出?!焙翢o疑問,這就是創新的本源,暗合了IBM公司倡導的“野鴨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談起微軟公司的創新時,有人這樣描述蓋茨與他身邊的那些天才:與其說蓋茨對他手下的那些天才在進行“管理”,不如說蓋茨只是對那些天才們做了一些“討好”工作??梢姡髽I只有處于 “持經達變”的境界,才能保持企業的整體創新活力。
企業不敢用創新意識的天才,不注重培養創新能力,更不懂得如何鼓勵員工的創新精神,無異于把野鴨關在籠子里撫養。《孫子兵法》云:“同,不是以相勝也,故以異為奇?!币馑际钦f,如果人不能夠超凡脫 俗,類同于別人就不足于創新。換個說法,企業用人,要有容忍不同思維的胸襟;反之,企業不尊重人才的另一種表象是思維求同。要創新,管理就必須要有彈性, 正確的管理不是讓人才定型,讓人定型的管理是愚蠢的,而是要推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用人方針。甚至有管理專家大膽地呼吁,企業經營中存在著一條永恒 的悖論:犯錯誤有時是正確的。
由沒有個人創造性和個人志愿的統一規格的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社會。”倘若把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這句話搬到企業上來講,無疑有著同樣的道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靠的是不斷的創新,停留現狀等同于落 伍,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一切事物的推動必然以人為主體。同樣,企業也是靠人來運轉,只有人的創新觀念才能促進企業發展。企業要凝聚真正的人才,就要器重真正有個性的人。說白了,在用人哲學上就要推崇“野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