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大學畢業生還在四處奔波投簡歷、走門找路托關系時,畢業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國貿專業的李鏗鏘已經用自己的品牌創立了10家烤紅薯連鎖店。 李鏗鏘可是把大學生就業辦的活兒給干了。目前在湖南理工大學、中南大學等學校周圍擁有的10家店中,7家是找不到工作、家里條件較差的同學加盟的。 李鏗鏘的收入可不低,“紅薯哥”月收入超過1.5萬元。 李鏗鏘的目標可不小。哥的品牌叫“博士地瓜”,哥希望哥希望1年內招100名大學畢業生做“紅薯郎”,月收入不會低于1萬元。哥要把自己的“博士地瓜”推向全國,推出國門,哥的目標是“烤紅薯CEO”。 單純從烤紅薯的角度出發,要說把紅薯由生烤到熟有多少科技含量,那純屬扯淡,如果國家急需烤紅薯的人才,大學早就設置烤地瓜專業了,頒發的應該是烤地瓜學位證書,導師也應該是烤地瓜碩導、博導,國家成立相應的烤地瓜研究機構,建立和完善烤地瓜院士制度。 問題恰恰是來自邵陽農村的李鏗鏘在上大學前,就已經攻克烤紅薯的“技術難題”了。 從學為所用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如果都去掏糞賣肉烤地瓜,從事與原來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大學早該改名“味基解密”了。 大學教育不是我等小民考慮的問題,我們只說就業。2009年升入大四后,李鏗鏘也面臨就業的選擇。但通過招聘會和網絡,投的簡歷不少,有回音的卻不多,好不容易有幾家單位打來電話,給的工資都很低。就業形勢的嚴峻,讓李鏗鏘的期望值一再降低。 原來,李鏗鏘“賣紅薯”是不得已而賣之。 我相信那個在河北大學醉酒駕車肇事后,引爆全國“我爸是李剛”詩歌大賽的李啟銘同學是不會選擇烤地瓜的;我相信廳局長、市縣長這些官的二代們也是不會選擇烤地瓜的。官二代用不著自己費心,像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的曹長清局長,兒子曹博文明年才大學畢業,已被組織上關心照顧進了市財政局。 我相信全國有成千上萬曹長清這樣的官一代,他們早早用公權力把權力的魔棒塞進了兒子袖筒里,官二代錦袖一揮,一生無憂。 官二代明年才畢業,今年已經成了市直機關的公務員;貧二代畢業一年了,卻還在校園里烤地瓜。這就是差距。 李鏗鏘選擇烤地瓜,是不失男兒本色的悲壯,是悲壯的豪邁。 說悲壯是因為,李鏗鏘雖然沒有李剛、曹長清那樣的局長老爹,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拼出了一方天地,給自己在鄉下的老爹掙了光,掙了面子;而李啟銘、曹博文這些坐享其成的官二代,卻和他們的老爹一起,用另一種揚名天下為千夫所指。 李鏗鏘不等不靠、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去年2月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說道,就業不僅關系一個人的生計,而且關系一個人的尊嚴。大學畢業的李鏗鏘通過自找門路,自謀職業,通過烤地瓜,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他用月收入1.5萬元的現實告訴那些老爹雖不是李剛、曹長清,卻還在做著公務員、白領夢的貧二代大學生們,烤地瓜、賣肉、掏糞,領子其實也很白。“北大屠夫”陸步軒如今的年收入已經超過20萬元,屠夫成了“屠宰教授”;北大“賣肉大佬”陳生如今已做大做強成為千萬富翁。他們都賣得很有尊嚴。 懇請城管不要去難為尚未成為“烤地瓜大佬”的李鏗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