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九段”系列摘選之九
【作者:劉有法 實戰營銷專家、管理咨詢專家;“營銷九段”創始人;多家教育集團專家成員。】
【特別說明: “營銷九段”系列摘選為劉有法老師原創作品,如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及出處。】
九段 謀 資(“將帥”段)
● 市場經濟,資本為王。
誰擁有雄厚的資本,誰就擁有市場的話語權。
(一) 引 資
● “經營理財,資金為王”。
資金是拓展市場的有力工具;是提供客戶價值的必需成本;是群雄逐鹿的核心要素。
● 項目離開資金就沒有價值;經營離開資金就成為空談。
創業期,企業命脈在于資金。
不僅要用好手中資金;還要謀求更多的資金。
利潤≠資金;訂單≠貨款;
只有資金才能保證你事業的成功。
● 企業應有兩個“蓄水池”:
人才“蓄水池”;資金“蓄水池”。
儲備人才戰略梯隊。
預留“三個基數”:保命錢、流動錢、應急錢。
● 融資道,千萬條;并非只靠銀行。
融資起點應立足資本通道而非債務通道。如:項目融資、股權融資、租賃融資……。
● 人失血而衰;企斷資而亡。
資金揭示支付能力;資金反應經營結果。
資金助你增長價值潛能;資金助你重新定義市場規則。
產業經營是企業的主題和歸宿;其根基的強化需要注資,多向疏通財富通路。如果資金斷流往往導致“泥足深陷”,使經營期待成為愁思漫漫、“癡人說夢”!
(二) 控 資
● 企業重級決定市場位置。
規模是經營的杠桿;是資本的“大寫”。
它容納大范圍、大投資、大風險;其影響力是企業屹立不倒的支撐點。
● 市場經濟中最大的機會,不是產業運作取得的利潤;而是通過資本運作改變資本結構。
資本經營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
它基于產業;又跨越產業。
而弄清資本要素所占位置,以產業利潤打造多元產權結構;以多元產權結構產出更高價值的產權;并同國際大資本融合,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大規模的、高效率的資本吞吐體系,才是壟斷制勝的重心所在。
● 并購“三大難點”:
員工整合難(難在員工保留后的文化相融):
渠道整合難(難在渠道成員的市場認同):
資源整合難(難在目標需求的效果與速度)。
● 傳統經營關注“三個要素”:
成本、客戶、對手。
現代經營關注“四個要素”:
成本、客戶、資本、對手。
因為,資本經營已是企業經營主體內容之一。
● 想釣大魚需備大桿;
想成大業需做壟斷。
資本無姓名,誰壟斷歸誰。
在這地震般的經濟變革中,企業要跳出研產銷的產品思維格局,步入產業與資本相結合的運作模式;但,資本經營是把“雙刃劍”,心思不密,會出現“慘勝”。
只有合理協調目標、資本、環境主體要素,才能在這奇跡滋生的時代,將這“驚險之筆”轉化為進退有據、吞吐自如的“顛覆之作”!
(三) 合 資
● 棍子扎捆折不斷;
強強聯手鑄霸業。
新的世紀,市場競爭不再是企業之間的“單打獨斗”;而是企業族群之間的“百團大戰”。
企業借助戰略相重合的伙伴,互生互補,方可減去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差落,求得經營的最佳解。
● 商機最具開放價值;但它來去匆匆。
成功來自多種要素的共同作用。
● 人才國際化。
可同外企項目合作;借項目運作培養技術、產品、市場方面的國際化人才。
● 資本國際化。
中小企業可以參股外企方式;
強勢企業可考慮收購外企。
● 市場國際化。
中小企業可尋找外企下單方式;
強勢企業可考慮海外辦廠。
● 渠道國際化。
輕松方式是渠道互借。
自營渠道成本高、戰線長、風險大。
● 經營妙在“兼容并蓄”;
發展講求“順勢而為”。
產品只是環節;市場才是整體。
資本已從單一貨幣方式走入多元資本方式;而每個企業的功能業務都不是全能的,選擇1+1>2的整合思維方式,尋求品牌定位一致的企業,建立消費認識領域的強勢品牌聚合;不僅可以降低價值管理成本與市場交易成本,還可資源共享、珠聯璧合地實現真正戰略意義上的“大手筆”,創造不同凡響的、曠日持久的經營神話!
【作者劉有法特別說明:“營銷九段”理論體系,創始于2000年,全文30多萬字。主體受圍棋段位啟發、依據市場實戰、結合兵家謀略創想而成。段位從“士兵” 到“元帥” ,從營銷員到企業總裁,段段疊高,立體升級。部分內容本人曾在公開課與內訓課中演講,系列摘選相繼在平面媒體與商務合作的網站發表,并被社會人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