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領導力”講座系列摘選(上篇)
【作者:劉有法 實戰營銷專家、管理咨詢專家;“營銷九段”創始人;多家教育集團專家成員。】
【作者劉有法特別說明:“管理團隊的‘滿漢全席’——雙贏領導力”理論體系,創始于2002年,全文5萬多字,因其中“團隊管理”內容占百分之八十,“市場營銷”內容占百分之二十,故喻之為“滿漢全席”。其專題系本人的主講金牌課,多次在千人以上的企業家高峰論壇上演講;系列摘選,相繼在平面媒體與商務合作的網站發表,并被社會人士收藏。】
【注明: “雙贏領導力”講座系列摘選為劉有法老師原創作品,如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原作者及出處。】
管理團隊的“滿漢全席”
——“雙贏領導力”講座系列摘選之一
洞 悉 能 力
▲“先有非凡之人,后有非凡之事。”“欲成大事,取人為先。”
人,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人,決定了企業的整體定力;企業每走一步,都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人,也是一種無形資產,他可以重復利用而不計成本。
如果沒有合適的人,貨幣意義上的資本再充裕,也無法轉化為現實的運作過程。
因之,選對人并加以有效配置,將創造出震驚行業的低成本和高價值。
市場征戰,用人第一。
▲一個員工,不可在沒有市場評估的前提下,依靠某種關系獲得職位。企業應本著資產增值的目的,在市場上“慧眼識才”。
個人能力,是私人的隱含價值,除了家人、同事和好友之外,其他人很難覺察到。在短暫的面試流程中,不能把學歷與職稱的高低以及語言表達的感受,作為能力高低、人品優劣的顯示判定;否則的話,將以付出高昂的成本為代價。
▲一個成功的領導,最大的成功在于有本事號召眾多的人甘心為他效力,這種號召,不是權力,不是恩惠,而是靠人格的影響力。
▲古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企業用人要選擇志趣相投的人,這有利于處事風格與行為準則的統一;否則,將會出現類似三國時期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結局。
“唯有志趣相投,方可相得益彰。”
▲主管的角色,不是“審批官”;而是教練。個人能力強,下屬業績糟,不是合格主管;只有下屬績效好,才是稱職主管。
▲溝通的原則:“知彼解己”。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會有共同的感覺,會找到讓客戶接受的解決辦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轉”。
“人生鴻溝,就是這樣逾越的。”
▲品牌是一種關系;品牌是一種人的信任關系;品牌是一種人的與其價值體系有直接聯系的特殊類型的信任關系。
▲品牌代表一種誠信進入市場,而顧客從來不在乎將任何一種品牌作為代價;企業想贏得誠信,最可靠的方法是,真正做到誠信。
“幾何以直線為最近;經營以誠信為最好。”
▲核心能力,是企業持續高效獲取客戶資源、信息資源的超常能力;它決定了企業對市場機會的覆蓋范圍與抗風險能力。
如果沒有核心能力,就很難形成項目利潤的增長點而難以翻身。
▲用人“三忌”:“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
▲ 選團隊≠選“女婿”;選團隊=配“鑰匙”。
選“女婿”,是選擇最好最理想的人;配“鑰匙”,是選擇適合企業個性和崗位要求的人。
“一個摧不垮的大廈,靠的是堅強的棟梁”;一個卓越的企業,靠的是優秀的團隊。而團隊的組建,既不可“能人扎堆”;也不可“能力錯位”。關鍵在于:“個性的搭配”與“能力的放線”。
一個能令同行感到震驚與威脅的企業,均來自團隊的“驚世杰作”。
“海中之石,潮退之后,方顯崢嶸。”
企業品牌,風華絕代之時,方顯團隊價值。
管理團隊的“滿漢全席”
——“雙贏領導力”講座系列摘選之二
激 勵 能 力
▲ 世上有一種不可摧毀的力量叫“同心”;而一個成功的團隊就在于同時跳動一顆心。
欲奪三軍之氣,先奪三軍之心。
同心則同勇,上下無勇難言勝。
得一將之心,獲十倍之勇。
▲管理已進入第四個時代。第一個時代,以物為本;第二個時代,以人為本;第三個時代,以能為本;第四個時代,以心為本。
企業在重視“以能為本”的同時,不可忘記“以心為本”。
▲管理之道:“恩威并濟”。“示恩在先;示威在后。”恩:指的是菩薩心腸,親情般的溫暖;威:指的是敢于“揮淚斬馬謖”,事情本身不能打折扣。
▲給人才一個成功人士的構想;給人才一份與其貢獻相稱的報酬。
領導不僅要為人才提供一個有機會脫穎而出的平臺,還要有舍得胸懷。舍得把相當利潤分給大家,讓大家感到由于發展帶來的利益,將會產生巨大的凝聚力。
▲薪酬設計的原則:依據崗位業績和努力程度進行獎賞。
薪酬設計“三忌”:同級同酬;同崗同酬;同日同酬。
▲非薪酬激勵的背后,有忠誠的“天使”;就像鐵制的版畫,色彩雖然簡單,但很深刻。它能使員工銘記于心,不可釋懷;能使員工產生一種成就未來的沖動和習慣。
▲當員工“最幸福快樂的時刻、最悲傷痛苦的時刻、最關鍵重要時刻”到來之時,領導要親臨現場,出色表現;真正以愛心“灌溉”員工,把員工看做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家人”;久而久之,員工的血液里就會流著你的“血”,就會激情一生,感動一生,即使離開了,也會永志難忘。
▲故事管理,是知識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企業發育成長的形象記錄,是企業文化沉淀的寶貴財富。
創業者的故事、組織的故事、經理人的故事、員工的故事,通過故事,使團隊理解深層的價值、理念與規則,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那些是最重要的,怎樣做才能成功。
▲對于跳槽的優秀員工,經常保持聯系,及時邀請他們“回歸”。
“夢是會開花的。”回歸的員工會扎根企業,一次又一次地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夢與企業的發展夢。
▲企業員工,日復一日地被繁忙的工作圍繞著,他們厭倦了都市的喧鬧,只想放松放松,而旅游觀光就是一種最好的放松。
條件好的企業,可組織優秀員工到國外觀光,填補人生中沒有到過外國的空白。何況,異國的風光、異國的風情、異國的文化、異國的生活、足以令他們回味一輩子。
▲團隊激勵≠薪酬設計;團隊激勵=薪酬設計+非薪酬設計。
因為員工物質上的豐足并不代表精神上的歸依。
企業要鎖住員工的心,就要營造“情感工程”,運用薪酬激勵與非薪酬激勵“雙軌機制”架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情感橋梁”,使員工心甘情愿地投入并付出激情,達到“形散而神不散”,這就是一個企業“遇旱不枯、遇澇不溢”的真正原因。
管理團隊的“滿漢全席”
——“雙贏領導力”講座系列摘選之三
授 權 能 力
▲領導的第一要務:就是“找替手”。而用人的真諦就在于:如何引出人才的潛能。
知人者最智;用人者最勇。
▲領導在于關注;管理在于達成。
有效授權,可激勵“將帥們”披堅執銳而奪鹿問鼎!
▲“騎馬的人,未必善于走路,卻能行程千里;坐船的人,未必善于游泳,卻能橫渡江河。”靠的就是“借”。
一個企業,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業務單元的增多、管理半徑的拉長,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日益復雜,領導層的力量顯得更加有限,只有借助團隊,才能揚鞭策馬而一騎絕塵!
▲跳出事務圈:領導要走出自我孤島,堅信自己的團隊。
▲核心人才圈:人才是投資者,是企業財富的血液。
企業的財,不在財務帳面;而是在人才的腦袋。
企業發展既需要氣吞山河、指點千軍的名帥,來決策做對的事;更需要,為數眾多的、有超強執行力的強將來把事做對。
風雨同舟的表象是人,實則是心。取得將帥之心,可使你的企業在可預期的將來大放異彩而一枝獨秀!
▲核心產品圈:產品開發關注“三個相結合”:
產品個性與客戶需求相結合;
核心技術與精美包裝相結合;
主營產品與策略產品相結合。
▲核心客戶圈:客戶是企業盈利的開源者;是企業真正的老板。因為,市場最終是客戶說了算。
企業要幫客戶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的價值,方可春華秋實、眾望所歸!
誰要得罪了客戶,可能會讓誰的品牌在市場“沉睡”千年而難以醒來!
▲ 管理的本質與特征:
管理是一種實踐。
管理是一種不在其形、而在其神,不在邏輯、而在基因的實踐。
管理是一種既講知之、更講行之,既講效率、更講成果的實踐。
▲授權“兩個誤區”:授權棄權;授權不放權。
▲事必躬親≠以身作則。
勤奮≠效益。
事必躬親指的是:凡事都要親力親為;以身作則指的是:為團隊做出行為準則。
企業創造投資的回報,不是少數人能夠承擔得了的。特別是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領導很容易忘記自己的角色,做許多自己不應該做的事,這種勤奮很難忙出高效益。
而優化經營的關鍵在于:界定責任歸屬,層層授權,層層借力。而授權之后,領導要完成自身升級,從實干家升級為管理家,從管理家走向戰略家。
領導的奧妙在于:“將在將位,帥在帥位”;“隔人不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