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領導者都有一個令其痛心的時刻,那就是跟隨多年的下屬或是核心骨干,有一天前來道別,另謀高就的時刻。沒有哪一位領導者大度到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核心人才的流失。當我們一再有這樣經歷的時候,就該好好反思,除了關注、交代工作之外,我們有沒有在組織內傳遞正確的職業觀呢?
從各種主流的媒體報道來看,當今社會的失業率連年攀升。很多大學生畢業后難以找到工作,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然而,工作真的那么難找嗎?只要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有過交流,你就會發現,情況似乎恰恰相反。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企業最大的壓力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
一方面是求職者找不到工作,而另一面方卻是用人單位找不到人才,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信息不對稱嗎?打開招聘網站,就會看到大量的招聘信息,大型、專業的招聘會也比比皆是。所以,不是信息渠道有問題,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今天談論的核心——事業操守,也就是對工作和職業該持有怎樣的態度。
當人們對工作和職業的態度出現問題時,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包括教育、就業、失業、人才流失等等,甚至還會擾亂社會的安定。
就高校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來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幾年前報考大學的時候。在填報志愿時,很多學生并不依據自己的天賦、愛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以及確立未來的職業方向。而是從所選專業的熱門程度、收入狀況、工作是否體面等因素來考慮。當軟件開發、網絡成為社會熱點時,大家一股腦兒都來學習IT、計算機和網絡;當發現公務員收入穩定、待遇好,人們又都來為報考公務員做準備。這種現象就造成了“熱門職業”人才過剩的現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多失業者難以再就業的原因,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他對新工作的挑剔。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寧可在家待業,甚至成為“啃老族”,也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歡或收入低的工作。這種對工作、職業的態度也是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從用人單位角度來看,人才流失也與員工對職業的態度有關系。很多員工喜歡跳槽,他們發現如果在企業內得不到提升,可以通過跳槽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價值。他們對工作、職業缺少必要的委身和敬畏。其實,很多企業已經有這樣的認識,人力資源經理并不愿意雇用經常更換工作的人,惟恐他們很快就會離職。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任何國家,凡處在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歷史時期,無不與人們有著正確的職業觀息息相關。馬克思·韋伯的研究發現,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與人們的對職業的態度是不可分割的,工人們對工作的態度是建立在《圣經》職業觀之上的。加爾文思想闡述了《圣經》中的職業觀:即職業不分圣俗、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一個清潔工人盡自己的本分,打掃好衛生,與一個總統或教皇盡職做好自己的工作,從上帝那里得到的獎賞是一樣的?!妒ソ洝仿殬I觀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繁榮與發展。人們愿意委身、投入在自己喜歡的職業上,而不會在意職業的高低貴賤和他人的看法。
中國的情形正好相反。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中,統治者為了維護專制統治,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如,“王者”、“士大夫”、“草民老百姓”等等。社會上不同的階層分別享有不同級別的權利。伴隨而生的就是科舉制度,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成為更高階層的人。吃盡苦中苦的目的不是為別的,乃是要成為“人上人”。這種思想,至今并沒有任何改善,哪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多少家長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做修理工、服務員或清潔工呢?
中國正處于高速的經濟發展時期,這個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為我們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工作崗位。但是,如果我們不端正自己的職業觀,沒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我們也只能錯失機會,不真正能享受到經濟發展帶給我們的益處。
所以,無論是家長、學生、雇員還是領導者,都應該以《圣經》職業觀為根基,端正對工作和職業的認識。
身為家長,要敬重、熱愛自己的職業。我們不乏聽到有些家長這樣“激勵”孩子,“你一定要考上大學,將來不要像我這樣沒出息,只能從事XXX行業…”這樣的“激勵”對孩子毫無益處,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對工作和職業有了錯誤的認識。家長要注重發現孩子的恩賜和優勢,以此為根基,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專注力,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工作和職業。
對學生來說,無論是選報專業,還是求職就業,社會的需求、熱門職業只是參考,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恩賜、興趣和愛好,來報考專業以及尋找適合的工作。永遠記住,內心的聲音比外面的聲音更為重要。
對員工而言,更換工作、轉變職業,一定要謹慎。要看的更加長遠,不要被短期利益所誘惑。在一個工作崗位上的工作時間,就是你最寶貴的財富。很多跳槽的員工,都會后悔自己當初做出的決定。其實,問題哪里都有,跳槽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新的工作環境勢必會帶來新的問題。
幾年前,北京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在經營上陷入困局,企業難以維繼,人才流動加劇。從高層、中層到普通員工,紛紛跳槽離開。然而,很快公司迎來了新的轉機,海外一家大型電子商務公司收購了這家企業,收購后對其進行了股份改造。在員工持股計劃中,發現持股最多的員工竟然是一名前臺的行政人員。因為員工持股主要考核工作年限,這位員工從公司創建起一直工作到現在,而其他包括高層在內的所有員工工作年限都很短。這并不是一個特例,因為堅持、敬業而帶來回報的例子舉不勝舉。
對領導者而言,要幫助下屬建立正確的職業觀。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與正確職業觀相匹配的制度和企業文化。例如,在招聘的時候,盡可能不去錄用那些頻繁跳槽的求職者;對于那些長期工作的企業的老員工要有與之對應的獎勵;要建立起員工挽留計劃。員工離職都是有原因的,要了解真實原因,并設法幫助他們做心理疏導并解決問題;對于已經離職的員工,也要有理解和寬容的態度。
GE公司的做法值得領導者借鑒。GE公司有這樣的人事制度,他們歡迎離職的員工再回到GE就業,回來后不僅職位保留,薪資還會有所提升。事實上,再次回到企業的員工,對工作的忠誠度會大幅提升。
總之,領導者要明白,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不可忽視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幫助下屬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此外,領導者還要建立起與職業觀相符的規章制度,讓那些敬業愛崗的員工得到應有的表彰和獎勵。
【領袖思考】
你的職業觀是怎樣的?如何將正確的職業觀傳遞給你的下屬?
在你的組織中,是否建立了與正確職業觀相匹配的制度或企業文化?
你如何獎勵那些敬業愛崗的員工?
==============================
從《圣經》中學習人生智慧!
==============================
公眾微信:張恒誠老師
新浪微博:@張恒誠老師
騰訊微博:@張恒誠
百度一下:張恒誠
公眾易信:張恒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