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邊談CBA聯賽團隊中的“化學反應”
近日來,最讓人關心的體育賽事,算是中國的CBA聯賽了。北京隊第一次進入總決賽,就把這個名字寫到了總冠軍的記錄上,而且擊敗的又是一個七冠王!一時間,這已經成了體育界的熱點新聞。
幾天來,我也留意相關的新聞,有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馬布里加盟北京隊,引起了化學反應”。我開始研究,這“化學反應”到底是什么。了解了之后,才發現,企業的中的團隊管理,何嘗不需要這種“化學反應”呢?
相關新聞說,馬布里加盟后,讓北京男籃有了質變,他超強的個人能力和豐富的經驗徹底改變了團隊,為這支年輕的球隊注入了實力和自信;馬布里也贏得了球隊最大的尊重,球隊氣氛空前融洽,每個人都愿意為球隊做出犧牲。馬布里的加盟,還讓彥西和曉川等新人得到了快速的成長,第一次進入CBA就拿到了總冠軍,是老馬幫助他們把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為團隊的成績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貢獻,老馬甚至被稱為團隊的好政委……
在球隊是這樣,在企業的團隊管理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原來,在企業管理中組建團隊時,有個觀念,叫做“組建團隊需要互補型的人員”,而現在又有一個更新的觀念,”組建團隊更需要那種能讓彼此的長處、潛能充分發揮出來的人”。我個人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每個人身上都一定有優勢和劣勢,與其說,去努力彌補劣勢,不如充分發揮優勢,這符合人性的本能意愿。從人性上講,人們更愿意被別人關注的是個人優勢而不是劣勢,發揮優勢的本能力量遠遠大于彌補劣勢的力量。記得幾年前看過一本國外的書《習慣的領域》,其中就提到了這個觀點。這樣做,無疑會讓當事人更有主動性,更有意愿,更有成就感,更愿意為此付諸努力。
企業需要更多的“馬布里”,需要那些讓身邊的人快速成長,長處、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出來的馬布里。聯系起之前出現的“林書豪”現象中“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感嘆,給我們企業領導提出來一個新的課題,你是那個讓團隊有“化學反應”的馬布里嗎?你是那個發現員工的潛能并讓其充分發揮出來的伯樂嗎?
事實上,有太多的企業管理者,關注的不是發揮員工的優勢,而是專注于修正員工的劣勢,這給員工的感受是,很不“給力”,很“卸力”。因為人的本性,是希望被認同的,違背了人性的管理,永遠行不通。
我曾經做過員工心愿調查,現代員工有一個共同的呼聲是“我們要領導,我們不要管理!”解釋下來,就是,我們不要那些只知道下任務、提要求的管理者(這種人甚至可以叫做“監工”),我們要那些關注我們、欣賞我們、啟發我們、發揮我們的領導!
各位企業管理者,說不定你的團隊也藏龍臥虎,也有很多‘潛力股’,像彥西和曉川、林書豪,而你作為他們的領導,是否關注到這些,是否有意愿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
回到你的團隊,再以欣賞的眼光再次看看每個人,并且,充分發揮你的魅力,以坦誠、激情的狀態,引發你團隊的“化學反應”吧!
何邊新浪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hebianman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