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產品是指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系列產品。農資產品包括的范圍很廣,不僅是種子、化肥和農藥,還有農機具、農膜等其它農用生產資料,具有明顯的品種多、規格雜、占地大、不易陳列和亂放、技術含量高、季節性強、地域性強、售后服務困難、產地不一等特點。
但農業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它有著其自身的獨特性和發展規律,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營銷專家孔長春老師(官網:www.kongmingteam.com)必須對市場情況進行詳盡的、深度的市場調查研究,針對不同的市場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農資產品市場的特性:
1、分散性
中國市場不同于外國市場,農村市場不同于城市市場,農資市場又不同于其它產品市場。農資產品的市場在廣大的農村,盡管農村人口眾多,但它不像城市,人們是散居在不同的地域,以戶為種植單位,每家每戶擁有的土地面積大小也不同,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對未來的估計和需求種植著不同的作物。
2、季節性
農作物生長有著極強的季節性。這是自然條件決定的,盡管反季節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擔任不能代表整個農業生產情況。不同季節有完全不同的作種類,因此病蟲害發生也有著極強的季節性,對土肥條件的要求也根據生長期的不同而變化。這些導致了農資產品購買的集中性,而且往往購買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過了這個季節只有等來年。
3、地域性
地域性表現在不同的地區農作物種類積種植結構不同,對農資產品需求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營銷專家孔長春老師進一步分析說:農村分布在山區、平原、丘陵。有水澆地、干旱、半干旱之分。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氣候、不同的作物結構、不同的水肥條件,農民有著完全不同的種植和生活習慣。不同地域的種植結構不同,對種子、農藥、化肥等的要求不同。即就是同一種作物,在不同的地域,由于氣候條件、水肥條件的不同,導致病蟲害的發生種類不同數量不同。例如,南方以水稻為主,而北方以小麥為主。
4、受氣候條件的影響
氣候條件對農資市場的影響是間接的。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作物生長,病蟲害的發生發展,作物對水肥的需求。這樣間接的影響了對農資產品的需求量,對來年市場需求很難加以定量估計。農民不可能在無水可澆灌的干旱天氣中施肥,因而對肥料的需求降為最低;在雨季不會想到去使用殺蟲劑。而且,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氣候條件。
5、受農產品物價格影響
農民對來年農產品(經濟作物)市場價格的預期和信心直接影響本年度對農資產品(生產資料)的投資方向和力度。
比如今天西瓜賺了,明年就會與更得農戶去種植西瓜。那么,地膜將會成為緊俏產品。
6、信息的不對稱性
大多數農村因為通信較為落后,對市場信息的掌握很少,形成大量的信息無法到達農們手中,指導農民的農業生產。從而使農民對產品的技術性能、品質知之甚少,使用成本增加。
二、農民購買的特點:
1、 價格最低原則
由于農民的收入水平極低,導致農民在購買農資產品時,價格是選擇產品的首要條件,選擇價格最低的產品,哪怕是質量差一點。
2、 很強的跟隨性
這種情況出現在往往一個村中的種田能手或者技術能手他最近買什么化肥、農藥,其他人就跟著他學,在農村這種榜樣作用在一定范圍內起很大的作用。因為農村中絕大多數農民并沒有掌握有關科技知識,因此只有采取跟隨科技能手策略。
3、 隨意性
是指農民在購買農資產品時基本上無明顯的品牌意識。只是在購買的過程中,又根據經銷商的介紹而定,往往是經銷商介紹什么就使用什么。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通過以上我們對農資市場和消費者購買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得出:市場和消費變化無常,這就需要我們用洞悉的眼光去做營銷。
市場營銷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開展工作的,其中可分為內在的和外在的環境。環境越優,工作的開展就會越順利。
營銷專家孔長春老師說:我們無法改變諸如經濟、社會、地理等外在的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對無法改變的客觀環境發展變化規律進行研究認識,通過調整、整合營銷策略,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改善營銷內部環境,以使我們在目前的環境下將有限的資源合理配置,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