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弈化與差異化
大類消費出現博弈化,比如,房地產、奢侈品和其他大類消費是無情競爭的。2010年國家維穩,財政政策還是寬松的,三農和基礎建設更加從松,因此,幾個主要大類的消費影響其他行業,其中房地產仍然是決定性因素,汽車、教育,醫療和其他消費被迫脅從房地產消費。
博弈化的戰略會怎樣?
第一,博弈不可怕,怕的是惡性博弈。
第二,博弈會導致出現新興市場或新的市場。老市場也不例外,比如,2009年的世界汽車市場,中國一枝獨秀。
第三, 一定會出現新的經濟拐點或生機。例如,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催生好萊塢電影動作片的熱銷;2008年中國的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九陽豆漿機火熱,事情本身來得突然,九陽豆漿機控制不了,但是它受益。
二)細分化和品牌化
通過細分市場的構建,是中國乃至世界所有品牌的必經之路,但是究竟怎么走?走多長的路?取決于決策者的宏觀把控能力,國家政策也得細分而明確,經濟政策更要細化。細分市場的品牌構建包括四個內容:公司關系、溢價品牌與溢量品牌、品牌構建、市場運作規律。
溢價和溢量品牌的例子有:賣地板的歐典,當時推出2008塊錢的地板,誰都知道,那地板不值 2008塊,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玩噱頭的公關罷了,但是,在歐典看來,這確實就是一個噱頭,歐典的邏輯就是要你們覺得這是噱頭,明知而為之;那接下來呢?歐典真正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品牌溢價的意義,二是,歐典同樣有100、200的地板啊,消費者可以去買歐典便宜的產品,這是溢量的意義。
三)激蕩化和事件化
2010年,乃至以后,全球事務愈加復雜化,石油、戰爭、天災、國際事件,氣候、低碳、民意等等問題困擾局勢,其實,最受困擾的還是全球經濟,此時,事件化效應和力量極為龐大,對于企業而言,無論主動策劃還是被動接受,其市場效果可能遠勝于常態營銷,階段性市場價值極大,甚至超過品牌化所蘊育的價值,有的事件還能產生長線效應,讓市場、品牌完全置于公眾視野,或長興,或衰敗,或一蹶不起。
所以,控制好企業命脈,利用事件營銷,進行事件公關,已成為市場必修課!
四)精細化和網絡化
中國精細營銷的短板就是網絡化,中國市場最特殊的是年輕化,尤其是網絡市場,但是,縱觀世界網絡市場的營銷,中國網絡的力量是成長最快、發展最猛,就一個馬云的阿里巴巴,將網絡化營銷推至世界頂峰,最近一兩年,馬云還搞了其他B2B或B2C網絡平臺,名字雖不同,但覆蓋了幾乎所有他想做的線上、線下業務,未來5年、10年,淘寶上的網絡銷量將超過沃爾瑪、家樂福的幾倍,十幾倍。馬云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不是因為他創造了網絡,而在于他善于利用網絡搭建了平臺,并提供精細化的服務。
再看,其他企業的網絡營銷,幾乎所有中國的、世界的企業,看他們的發展速度,沒有網絡之前,傳統媒介的投放額度最大,但發展速度緩滯,現在呢?有了網絡,企業投放廣告的額度最小,但發展速度,尤其是傳播速度絕對驚人;之前,很難見到、不知道的品牌是多如牛毛,現在呢?沒有不知道、見不到的品牌,只要你去用網絡。
總之,面對全球經濟趨勢,學會審時度勢,掌握相關趨勢化,企業才能立足長遠,做大做強品牌,用國際的眼光做好未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