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指出,當人睡覺的時候,大腦把當天經歷的事情以6倍的速度重新演繹,目的是為了幫助記憶鞏固。
在大腦中,額葉前部中間的皮層是與思想和行為有關的部位。為了研究這部分皮層中神經細胞的活動,科學家在老鼠的大腦中的相應部位植入電極。然后讓老鼠在圓形桌面上的不同地點之間來回奔跑。在此過程中,研究者持續幾周監測了老鼠每天完成這項耗時50分鐘任務時的大腦活動。除此以外,科學家還檢測了老鼠在睡眠時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活動情況。通過對細胞活動的比較和對所有被檢測的老鼠的大腦皮層神經活動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老鼠在奔跑時神經細胞的活動順序在睡覺的時候重復出現了。
亞利桑那大學的一位助理研究員大衛說:“當我們發現這驚人的相似性的時候,真的感覺突然驚醒了。”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睡眠的時候大腦不但重復了白天經歷的活動,并且是以6到7倍于正常情況的速度重復的。對于這一現象的原因,大衛推測道:“白天大腦必須按照人實際活動的速度來做出反應,但是當睡眠的過程中大腦擺脫了行為的束縛,則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活動。”
大衛認為人們可能通過在大腦中重復的方式來加強記憶的能力。對于這個結論,美國布朗大學的一位神經系統科學方面的助理教授MayankMehta認為雖然這項研究的結果非常有趣,但是他們進行假設的基礎似乎值得懷疑。他認為,大腦的這種活動可能是出于兩種目的,一種可能是鞏固記憶,另一種則可能是刪除記憶以便獲取新的知識。對此,大衛認為研究小組的進一步工作將努力證明大腦的這種重復活動是否與學習和記憶相關。改自《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