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4)
魏江教授在浙江大學EMBA的講座
黃德華(杭州改編)
憑借吃苦耐勞的“拼命三郎”精神,在自然資源上不占任何優勢的浙商硬是在全國創造出民營經濟空前繁榮的“浙江現象”。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單純依靠成本優勢發展的浙商們已經日益受到資源要素緊缺的嚴重制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在國際競爭的壓力之下也日見其弊端,核心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缺失使得大多數民企缺乏品牌競爭力……大多出身于“草根階層”的浙商們日益受到提高自身素質和建設優秀經理人團隊的雙重人力資源建設壓力。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就說過,不僅僅是浙商,當代中國企業家們都要樹立學習意識,引導企業向學習型組織方向發展。
企業面臨從本土競爭到國際競爭、從粗放經營向精細化經營的戰略轉型,其經營環境也日益復雜,企業需要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這對企業家的戰略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發展路徑來看,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都經歷家庭作坊、家族型企業、地域型企業到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如今面對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挑戰,迫切需要企業家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以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加快,對企業管理者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及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家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決定著經濟的興衰與存亡。作為企業家、經營管理者,必須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和成功經驗的營養,真正做到財富因領導者而生輝。
就好像螞蟻只會獲取現存的東西,蜘蛛則只滿足于自己肚子里的東西,并把自己網起來,不與外面的世界打交道,而蜜蜂卻采百花蜜,釀制屬于自己的蜂蜜。做企業的也是一樣,學習人家先進的東西,拿過來,然后提煉出屬于自己企業需要的有用的經驗和技術,這樣才能使企業不斷的進步,才能采集到更多、更好的蜜。
聽了魏江教授的講座,感悟到企業家不是管理者,而應該是職業領導者,企業家是用人,是劉邦而不是韓信與張良。企業家是規則制定者和模范的執行者,而不能是凡事都親力親為。職業經理人要做企業管理者,不是企業家。無論是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都要學會領導藝術。這樣的企業或團隊才會在21世紀有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