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銷售戰略目標的銷售隊伍激勵問題研究
黃德華
隨著我國的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企業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競爭,已經進入全方位競爭,包括銷售隊伍管理的層面。沒有銷售隊伍,企業生產的商品已經很難賣出去;沒有銷售隊伍,企業很難獲得營銷From EMKT.com.cn帶來的高額利潤。銷售員的辦公場所其實不在公司而在客戶那里,他們每天都要在陌生的環境里拜訪客戶,他們經常要面對客戶的可能拒絕,經常要面對競爭對手對訂單的爭奪,因此,銷售隊伍的激勵對于提高或穩定其工作士氣就變得更為重要。
很多時候,企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制定銷售戰略目標,也制定了很多激勵政策。但是到了年底,當年的銷售目標卻無法實現,原因有很多。而年度銷售目標的未實現,必然會影響3-5年戰略銷售目標的實現。有的公司雖然實現了當年度的銷售目標,但是其激勵政策損害了長期銷售戰略目標的實現。
對于銷售戰略目標的實現,銷售區域、銷售指標與銷售薪酬的激勵導向作用是非常關鍵而巨大的。根據市場潛力設立銷售區域,根據銷售區域設立銷售指標,根據銷售指標設立銷售薪酬,三者相互關聯組合而成的結構性激勵模型,不僅激勵強度大,激勵的持久性好,而且具有非常強的導向作用。這種結構性的激勵模型是決定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關鍵。
在實際的銷售隊伍管理中,銷售管理者往往會把他們分開考慮,而且非常容易忽視基于人性的三大效應。在銷售區域管理中,容易出現銷售隊伍的邊際遞減效應,在銷售指標的分配中,容易出現經濟學中的棘輪效應,在銷售薪酬的方案設計中,容易出現供應鏈管理學中的曲棍球棒效應。這三大效應會交織在一起發揮負激勵作用,無數的銷售管理者一般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創新激勵措施。等到無法實現銷售戰略目標時,只要推倒重來,即解散原有銷售隊伍,重建新的銷售隊伍。
本文以外資企業EI公司的激勵制度的發展史為案例,分析了其結構性激勵模型在12年中的變化情況,重點分析了銷售曲棍球棒效應、銷售邊際遞減效應和銷售指標棘輪效應的起源和危害。EI公司在2007年,這三大效應組合而導致的負激勵作用達到了頂峰,它只好對銷售隊伍大動手術,但第三個銷售戰略目標依然成了空中樓閣。我們由此探討了結構性激勵機制的設立模型與原則,并提出了系統抑制三大效應的具體可以復制的科學措施。從而為我國企業,尤其是那些全球化銷售的企業建立基于銷售戰略目標的激勵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