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的“良醫喻”故事及其感悟
黃德華
佛祖釋迦牟尼給他的弟子們講“良醫喻”故事:從前,有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智慧聰明,慈愛善良,通曉一切藥性,會制各種藥物,能治各種疑難雜病。這位良醫子女眾多,有上百個。良醫因為替人治病,經常離開家鄉,游醫其他國家,子女留在家中,無人照管看護。一次良醫外出,子女們誤飲了父親制做的有毒性的藥水。藥性發作后,子女們個個神志不清,悶絕狂亂,滿地打滾,亂蹦亂跳,痛苦難言。就在這緊急危難的時候,良醫從國外回到了家鄉。喝下毒藥的子女,有的已失去了理智,有的神志尚清。他們看到父親回到家中,心中萬分喜悅。神志尚清的叩拜問候父親說:“慈父回來,身體安康吧?我們一時糊涂,誤飲了有毒的藥水,個個已得狂病,只是輕重不同。希望慈父救治我們,再給我們一次生命吧!”
良醫看到孩子們如此痛苦,立即按照病情開藥方,尋找各種最有效的解毒藥草。藥草色香味美,無不俱足,又經過篩選磨細,摻合攪拌,制成藥丸,讓孩子們吞服。良醫對孩子們說:“這是解毒最有效的良藥,色香味美,一應俱全。你們服下之后,痛苦很快就會解除,再不會留下什么病患?!?那些神志尚清,沒有完全失去理智的子女,看到父親拿來的藥丸,色香味美,于是馬上吞服,藥到病除,如同過去。那些中毒太深,迷亂發狂的子女,雖然也是央求父親治病。然而當良醫把藥丸拿給他們吞服時,卻口稱藥丸味道不好,拒不吞服。這是他們之中有人中毒太深,把良藥也誤認為是苦味的毒藥。
良醫看到此種情景,心中暗想:“這些孩子實在太可憐了!中毒太深,失去理智,神志不清,迷亂顛倒,誤把我制的良藥也當成苦味的毒藥了,所以不肯吞服。我得想個巧妙的辦法,讓他們服用解毒的良藥,救下他們的性命?!?良醫想好辦法后,便對子女們說:“孩子,你們應當知道,我已年邁體衰,風燭殘年,不久將會離開人世。這些為你們特制的解毒良藥,我把它留到家中,你們可以隨時取服,不用憂慮病癥不能痊愈。但我不能常居家中,還要為他人去治病?!?
良醫對子女們交待完后,就動身到其他國家去了。當良醫到了國外之后,派了一個使者回到家中,對子女們說:“孩子們,我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事,你們的父親已在異國他鄉去世了?!?子女們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后,心中萬分傷心悲痛。此時,他們突然想:“假如父親健在,他會因慈愛而憐憫我們,救護我們?,F在父親舍我們而去,在異國他鄉去世了。如今我們孤苦零丁,再沒有父母可以依靠了?!?良醫的子女由于心中思念父親,悲戚傷感,反而逐漸醒悟,知道父親遺留的解毒藥丸是色香味美的良藥,于是全部取出來服用。那些患病的子女服用藥丸后,一個個病毒解除,神志清醒,心身康復。
佛祖釋迦牟尼講完這個故事后,對四眾弟子說:“諸位善男子,你們認為這個譬喻怎樣?會不會有人說:這位良醫撒謊,從而犯下妄語之罪呢?”
看完這個故事,我頗有感觸,作為管理者,不能讓員工有依賴感,必須提高他們獨立自強與團結奮斗的精神。歡迎大家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