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狂歡的盛夏也捱過了蕭瑟的寒冬,隨著國內行業監管政策的逐步成熟,股權投資市場日趨規范。2015年VC/PE總體募資氛圍向好,全年開始募集和募集完成的基金數量和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創投市場(VC)披露的總投資金額為369.52億美元,同比增長137.8%;私募股權市場(PE)披露的總投資金額為483.53億美元,同比增長30.6%。投中研究院密切關注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新變化,并結合投中信息旗下數據產品CVSource的統計數據,推出“2016年中國VC/PE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O2O市場燒錢繼續,但將逐步回歸商業本質
目前O2O領域中外賣、出行、美容行業等幾條主要賽道均進入寡頭角逐階段。例如隨著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餐飲外賣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下半年外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 2015全年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457.8億元人民幣,其中餓了么以33.7%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美團外賣及百度外賣占比則分別為33.1%和19%,餓了么的領先優勢還在逐步擴大,三大平臺份額占比合計超過80%。近日,餓了么再獲12.5億美元巨額融資,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分別投資9億美元和3.5億美元,預計燒錢大戰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投中研究院認為,在每家O2O創業企業的背后,都有資本驅動的背影。資本是逐利的,燒錢大戰不可能永無止境地進行下去。伴隨著合并的發生,未來O2O市場會進入相對平穩發展的階段。相對于2015年的瘋狂,2016年將逐步回歸商業的本質,創業企業應勤修內功,提升效率,整合供應鏈,樹立品牌,強化品質,開拓更具想象力的商業模式。
VC改革速度加快,進一步沖擊行業“潛規則”
2015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融資需求暴增,VC也在批量化的誕生。大基金合伙人紛紛出走,自立門戶,加快了VC改革的步伐。例如2015年4月,原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劉二海、投資副總裁戴汨、
君聯資本投資副總裁李瀟聯合創立愉悅資本;5月,原鼎暉創投高級合伙人晏小平、凱雷亞洲并購基金董事總經理韓大為設立晨暉并購基金等;其中最受矚目的還是李豐和IDG資本合伙人林中華設立峰瑞資本 ,目標規模10億元,關注全球范圍內的與互聯網結合的金融、教育和醫療健康早期企業。峰瑞資本嘗試用一種新的模式,去改變行業原有的弊端。引入個人LP,改變Carry的分配等方式,致力于打通內外部,外部推薦人推薦項目獲5%的Carry,執行團隊獲得5%。另外還有10%的Carry單獨獎勵給關鍵問題的解決者。
投中研究院認為,傳統VC行業存在信息不對稱、利益分配方式死板等問題,這大大降低了行業的效率。
峰瑞資本的高調創新引起了媒體以及社會極高的關注度,對傳統VC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傳統VC/PE機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和自我革命的窗口機會,VC2.0時代也將加速到來。
政府引導基金如火如荼,2016年有望更上一層樓
在投中信息此前發布的年度盤點系列報告中,投中研究院對政府引導基金做了詳細的介紹。近年來政府引導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都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CVSource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國內共成立241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設立規模達1498.72億元,平均單支基金規模為6.22億元。2016年國內各省陸續出臺政策,組建超大規模政府引導基金,百億量級的引導基金紛紛設立,例如10月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成立,母基金募集規模為2000億元。與此同時,國內美元基金看到政府背后的巨大資源和支持優勢,紛紛設立平行基金或人民幣基金,積極爭取與政府合作。超大基金的設立對政府決策、子基金的質量及盡調要求都提出了較大挑戰。
投中研究院認為,引導基金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不以盈利為目的;財政杠桿作用明顯;部分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等。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缺乏后續監測和信息披露制度;其次,資源配置不合理,二三線募集不到優秀的子基金等。但在“雙創”熱潮的推動下,未來引導基金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明星跨界玩轉投資,投資不再“專業化”
繼2014年黃曉明、李冰冰、任泉成立了“Star VC”后,2015年明星跨界VC隊伍進一步壯大,例如2015年10月影星黃渤、章子怡加入“Star VC”, 投資了“融360”,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 6月演員Angelababy成立創投基金AB Capital,專注于投資新女性生活方式的創業公司,其首批投資項目為洋碼頭和HeyJuice;9月著名主持人張泉靈離開央視正式成為紫牛基金的合伙人,當月投資了“年糕媽媽”等三個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位知名度較高的明星投身創業投資浪潮,除了和娛樂圈聯系緊密的互聯網影視外,電商、硬件、O2O等領域也都有明星涉足。
投中研究院認為,明星做投資,有著自己天然的優勢,明星帶來的粉絲效應能迅速提高創業項目的人氣,這是很多創業者看重的因素,但是投資和創業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和專業,這是明星投資人的短板。但無論如何,這種跨界合作趨勢還是值得肯定,未來還將得到更快的發展。今年2月5日和4月15日,基金業協會相繼發布了“備案新規”和“募集新規”,對基金管理人的資質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這對明星投資人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因此在釋放明星效應的同時,明星投資人也應當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為投資企業提供更好的投后服務。
并購高潮來臨,2016年預計將持續火熱
2015年并購市場持續火爆,交易規模大幅攀升。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終端顯示, 2015年在已完成的并購交易中機構退出案例為311起,合計獲得賬面退出回報金額為50.9億美元,平均退出回報倍數為5.92倍。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市場化并購重組,審查時間大大縮短,IPO退出與并購退出的回報率差異正在逐漸縮小。
投中研究院認為,創業企業可以通過并購獲取核心技術、擴大用戶量、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資源整合,預計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并購退出依然是國內VC/PE市場最主流的退出方式。
私有化節奏加快,中概股回歸浪潮掀起
赴美上市曾是國內科技企業的首選,但在美國證交所上市存在 IPO成本高、估值較低等劣勢,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015年數十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私有化計劃,例如愛奇藝、360、陌陌、人人、世紀佳緣等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都宣布接到私有化邀約,這是包括中美兩地市場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也是一個整體趨勢。雖說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終端顯示,2015年有鉅派投資、宜人貸、窩窩團等12家中國公司成功赴美IPO,但年度IPO總融資不超過5億美元,其中規模較大的包括寶尊電商(融資1.1億美元)、宜人貸(融資7.5千萬美元)等。
投中研究院認為,隨著5月新三板分層機制的推出,新三板估值體系逐漸明確,流動性有望提升,新三板公司紛紛搶灘創新層;再加上注冊制即將推行,國內資本市場能夠給予創業企業更加合理的估值,中概股集體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長期趨勢,預計未來將掀起新一輪“海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