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投機構被叫停在新三板上掛牌融資,創投界一直對此有所抗議。4月20日中國投資協會股權和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下稱中創投)喊話證監會,要明確創投機構掛牌新三板的政策。
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對此有了回應,稱目前正在完善相關制度安排,會盡快明確規則并盡快發布。
證監會私募基金監管部主任陳自強表示,去年12月份,媒體對在新三板掛牌的私募機構融資金額大、數額多提出了質疑,證監會暫停了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隨后,證監會在各地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對已經掛牌的 25家私募機構,正在履行掛牌程序的 29家私募機構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和梳理。當前對私募機構估值問題、信披問題、利益沖突防范問題進行了研究,目前正在完善相關制度安排,調研已經結束,結合意見建議,證監會將盡快明確規則并盡快發布。
回顧創投機構在新三板上的吸引術。先看九鼎投資,它在 2015年11月 在新三板上募資
100 億元;2014年 也有兩次融資,募集資金分別達約 23億元和 35 億元。再看中科招商,僅 2015年 上半年,中科招商在新三板上實行四次定增累計募資 90 億元,一度成為新三板上定增王,其在 2014年掛牌時同時啟動的定增募集近 50 億資金。不久之后,證監會叫停了私募機構的掛牌,以天星資本為代表的創投機構新三板之路戛然而止。有新三板投資者對 36氪稱,沒有了在新三板的融資期盼,現在天星資本在到處借錢。
在中創投為代表創投界的壓力下,政策之風是否會有所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