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
現在的人怎么這樣無禮,無緣無故地罵人?這個人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其實,那位貨車司機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豬,但他卻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以為別人是罵他,結果釀成大禍。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心靈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話,不僅不能獲得那種本能的智慧,就連基本的觀察判斷能力也會喪失。
為了獲得這種高層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進行自我思想鍛煉,即正心修身。
正確認識自我與天地自然的關系,是獲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心靈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個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所束縛,難以找到應事接物的最佳途徑,其關鍵在于沒有將自我真正放下來,沒有以一顆虛靜清明的心去認真思考,認真對付。
正如儒家經典《大學》說:“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只有心靈達到寧靜、安穩的境界后,人才能夠洞察萬物之規律,這時考慮問題才能周詳,處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當一個人的內心有了一種安頓了的感覺,生活也會有一種充實感。內心平靜,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這樣做事情更有效率。這時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幫助我們達到更高的人生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