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騰訊之邀評2014高考作文專題
孫云曉評論:高考作文題目越來越生活化,越來越多樣化,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進步。但是,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考生越來越遠離生活,越來越封閉。希望教育改革同向而行。
全國卷(新課標I):山羊過獨木橋
學校開運動會,最后一個項目是“山羊過獨木橋”,規則是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通過,在橋中間時兩人相遇會有一個人下橋一個人通過,但在今年這個項目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抱住轉身,雙雙通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進行討論。根據這個材料寫作文。
孫云曉評論:合作高于競爭,合作可以在無路中尋找出道路。
全國卷(新課標II):喂食動物失覓食能力
不要給風景區的小動物喂食,讓他們自己去尋覓,避免其喪失覓食能力。請根據此材料寫一作文。
孫云曉評論:這哪里是說給小動物喂食?其實是說孩子怎么才能長大。
北京卷:《北京的規矩》與三選一小作文
一、材料作文,寫《北京的規矩》,如進人家做客應該遵循哪些規矩等;
二、一篇三選一小作文,三個題目分別是:1,學習語文的體會;2,對家長送考怎么看;3,18歲的感覺。
孫云曉評論:對北京的考生來說,“北京的老規矩”是一個好的作文題目,因為這是北京人應當熟悉和反思的內容,但是難度在于這又是被忽視甚至是被拋棄的內容。如古人所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青少年需要生活教育,愛生活會生活才有好文章。
2014天津高考作文卷:假如有那么一款芯片
假如有一個人發明了智能芯片,植入賣菜大娘腦后可以讓她博覽古今……任何人無需再學習。
孫云曉評論:沒有學習,任何智能芯片都是傻瓜芯片。
2014上海高考作文卷:自由與不自由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孫云曉評論:自由與不自由構成了人類生活的兩種狀態,因此需要主動性與自制力兩種人格品質。
廣東卷:照片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下人生的幾個瞬間,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喚起許多永不退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日益模糊。
數碼技術的時代,照片很多,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隨時上傳到
網絡與人分享。它從不泛黃,用不模糊,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可能被稀釋。
孫云曉評論:
海南卷:不要給動物園里的動物喂食
一個野生動物園里,掛著一個警示牌,警示不要給野生動物喂食,否則將面臨處罰。如果給野生動物喂食,它們會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以此材料寫800至1000字的作文。
孫云曉評論:這哪里是說給小動物喂食?其實是說孩子怎么才能長大。
2014山東高考作文卷:打開窗戶看世界
“透過窗,你能看到什么?有的人看到了靜,有的人看到了鬧;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根據上述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孫云曉評論:見智見仁在于心,修心即是修世界。
2014江蘇高考作文卷:關于不朽
有人說,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說,年輕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種想法是天真的,我們自欺欺人地認為會有像自然一樣不朽的信念。
孫云曉評論:朽與不朽的本質在于價值觀。
安徽卷:劇本修改誰說了算
演員拿到一個劇本,演員看后說,我是演員,不是讀劇本的,可以改臺詞。編劇說,我是編劇,劇本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改動。考生根據上述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800字作文,題目不限。
孫云曉評論:
浙江卷:門與路
門與路永遠相連,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讓你走向世界。大學的門,一邊連接已知,一邊通向未知。學習、探索、創造是它的通行證。大學的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腳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淺,有的很深。根據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孫云曉評論:
福建卷:空谷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懸崖,有人想到的是棧道橋梁。”根據這句話,寫一篇話題作文,不少于800字。
孫云曉評論:
遼寧卷:生活的變化
夜晚,祖孫二人椅窗遠眺,瞧萬家燈火,大街通明,霓虹閃耀,真美。男孩說,要是沒有電,沒有現代科技,沒有高樓林立,上哪兒看去?老人頷首,又沉思搖頭:“可惜漫天繁星沒有了,滄海桑田轉眼之間啊!當年那些祖先山洞邊點燃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漢燦爛,他們欣賞的也許才是美景。”根據材料任意選擇角度。
孫云曉評論:
湖南卷:最美鄉村
一個很窮的地方,很多人干了兩年都走了,但是有一個人留在那里擔任村支書,干了八年,帶大家把村子變成了“最美鄉村”。在接受“最美鄉村”榮譽時,村支書說:“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請以此寫一篇議論文或者記敘文,題目不限。
湖北卷:風景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時候,碰到山上旅行團下來,問山上風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來的游客,有人說風景好,有人說不好。最后他們上到山頂,只見云海茫茫,他們有的人覺得風景好,有的覺得不好。以此話題作文。
江西卷:探究
有些人在學習中認為探究是一種樂趣,有些人認為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還有一些人認為探究流于形式,請結合你的學習和生活經歷,談談你對探究的理解,不少于700字。
陜西卷:山羊過獨木橋
學校開運動會,最后一個項目是“山羊過獨木橋”,規則是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在橋中間時兩人相遇,會有一個人下橋一個人通過。但這個項目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抱住轉身,雙雙通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請以此寫一篇議論文或者記敘文,題目不限。
孫云曉評論:合作高于競爭,合作可以在無路中尋找出道路。
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后,這個世界才能屬于他。這句話引發了你那些思考?
2014重慶高考作文卷:打碎杯子后
一個游客去波羅的海海濱度假,找到一處房屋,打算同房東——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簽下租房合同。老人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作決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滿意。到第5天,將要簽合同時,卻發生了一點意外:一個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電話告訴了老人,老人說:“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過來簽合同時再拿一個來。”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掃了。不久,老人來了,進屋后就問:“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說,已裝進垃圾袋,放到門外了。老人趕緊出門,打開垃圾袋看過后,臉色凝重地對游客說:“對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給你了。”
然后,老人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放入另一個垃圾袋,寫上:“玻璃碎片,危險!”
孫云曉評論:文明差異也是命運差異。
2014廣西高考作文卷:老王生病
老王生病,醫院全心全力治療,老板幫忙支付醫藥費,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趕工,又提出向醫院兼職做陪檢員以支付剩余醫藥費,因為感同身受他能更好地照顧病人。根據材料作文。
孫云曉評論:好人好事固然好,但如此定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