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領導有“八氣”!
文/交廣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譚小芳
前言:
【卓越領導有八氣】1善讀書可以長才氣;2講誠信可以増人氣;3淡名利可以蓄浩氣;4不媚俗可以顯骨氣;5樂助人可以添豪氣;6做表率可以鼓士氣;7少計較可以養和氣;8不徇私可以樹正氣。大凡兼蓄以上八氣者,方可成為德才兼備的人中俊杰!
1善讀書可以長才氣
科學家華羅庚說過:“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教導我們:“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以上兩句名言——對于領導者來說,充分說明了讀書、學習及學以致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曾說:“我們必須讓我們的青年人養成一種能夠閱讀好書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種寶物,值得雙手捧著,看著它,別把它丟掉。”還有一位經濟學家講過這樣一句話“不學習是一種罪惡,學習是有經濟性的,用經濟的方法去學習,用學習來創造經濟、創造效益。”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官網www.tanxiaofang.com)表示,作為領導者,應該從理論上、實踐中和相互的交流中學習,不僅要注意學習方法,更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成龍的歌里不是有一句歌詞嘛——非常讓人感動,“讓海天為我聚能量”。金庸小說里有一種武功是“吸星大法”,也非常適合企業領導者。在譚小芳老師(預定領導者學習力培訓,請聯系13938256450)看來,就是要善于學習,從書本上、實踐中、成功人士中、自我創造中,無時不刻,無所不在中學習,為自己積累能量。
學習力,是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已經具備學習力的企業領導,有如何將學習力轉化為競爭力的問題。如果企業的全體成員能全身心投入并獲得持續增長的學習力,這個企業才是學習型組織。對于今天企業的競爭,大家會說是人才的競爭、資源的競爭等等,但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告訴我們:企業競爭爭的是有學習力的人才。道理很簡單,學習力比較強,那么幾年以后,不是人才會變成人才,是人才會變成高級人才。
2講誠信可以増人氣
著名領導力培訓專家譚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師認為,如今的社會中,建立于誠信基礎之上的競爭、對抗,甚至是交流、合作還有多少呢?今天的社會是一個誠信缺失的社會,以至于我們不得不用形形色色的律法來約束大家的信用底線。在市場中更是如此,同對手爾虞我詐,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毫不猶豫的放棄誠信,在企業的組織內部,員工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為了名利二字可以自食其言并不以為恥。我們現在的社會氛圍甚至嘲笑講信用的人,認為他們很愚訥,似乎耍小聰明,隨風就勢的人才是能人、智者。
誠實守信適用于各行各業——對于黨政干部來說,應當牢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古訓,注意發揮率先垂范作用,廉潔自律,勤儉奉公,說實話,辦實事,對成績不夸大,對缺點不隱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于生產經營者來說,在職業活動中,要遵紀守法,合法經營,重合同,守信用,杜絕缺斤少兩、偷工減料、制假售假、坑蒙拐騙等不道德行為。對于會計統計工作者來說,要恪守“不做假賬”的原則,實賬實做,堅決杜絕弄虛作假現象等等。
在我國傳統儒家倫理中,誠實守信被視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進德修業之本”。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信擺到了關系國家興亡的重要位置,認為國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腳的。孟子把“信”視為用以維系儒家“五倫”的倫常(基本倫理規范)之一。
領導干部要贏得下屬,必先給下屬以真心實意的信任。“士為知己者死”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它本身包含了“誠”與“信”的辯證統一。領導干部對下屬越信任,下屬越能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后,譚小芳老師送各位領導者一句話——人無誠信不立,家無誠信不和,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寧。企業經營,誠信致勝!
3淡名利可以蓄浩氣
據《論語》載:“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子張是孔子的學生,向老師求教怎樣入仕為官。孔子說,多聽少說,有疑問則存疑,其它沒有疑問的要謹慎地談論,就會減少錯誤。多看,避開危險,其它的也要小心翼翼地去實行,就能夠減少做后悔的事。說話錯誤的少,行為后悔的少,俸祿就在這里面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謹言慎行歷來被視為有修養的表現,語云:“水深流去遠,貴人語話遲”,適合入仕為官。如果能達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便是道行高深,真正大領導的“范兒”。
漢代劉向著《說苑》一書,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這個故事就是成語“三緘其口”的由來。“多言多敗”的思想傳布民間,演化為日常俗語。如“言多語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見人只說三分話”、“話到唇邊留半句”等皆是。謹言慎行成為中國人的社會意識和生活理念,同時體現了官場適者生存的領導智慧。
在譚小芳老師看來,企業經營管理講究:高效做事、低調做人、實事求是、穩扎穩打,方為上策。甚至可以說,領導者低調與否決定著一個企業是否能夠生存!“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這是《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深不可測的地下一樣,使敵人無形可窺。商人做事,也要謹以安身,避免成為別人關注和攻擊的目標,這體現了低調領導力的方法論。
4不媚俗可以顯骨氣
鍛造骨氣,解決作風問題。選拔領導干部的標準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既要能干事,又要不出事,這才是真正的好干部。因此,每一名干部都要培養堅持原則、按章辦事的作風,在法規紀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在重大原則面前不讓一分一厘。
5樂助人可以添豪氣
何為豪氣,簡而言之,即大氣。大氣,是豪邁,是信仰;大氣,是氣魄、是凱歌。胸有大氣的人,從事的事業長盛不衰,科學發展闊步之前;以大氣作底氣的人,充滿必勝的信念,科學發展不斷創新高。科學發展靠大氣,大氣鑄成偉業。中華民族為什么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就是由民族的大氣作底蘊、作底色。
“力拔山兮氣蓋世”,大氣是成功的指南,信心是永不放棄的召喚,熱心是勝利者的胸懷,耐心是驅趕艱難的利劍,責任心是邁向成就事業的必然。在今天,要發揚真理的大氣,讓永恒的真理綠樹常青;要發揚理想的大氣,把遠大的理想一幟擎天,每個人都成為民族的脊梁;要發揚英雄主義的大氣,在大氣的支撐下,每個人都要成為時代的楷模、豪杰、英雄;要發揚革命傳統的大氣,歷史彌新,陶鑄一代代傳人;要發揚無私奉獻的大氣,任勞任怨,埋頭苦干,不怕苦、不言敗、奉獻一切、奉獻一生;要發揚科學發展的大氣,不斷攀登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高峰。讓我們大力弘揚無產階級革命的大氣,使民族精神發揚光大,永放光芒,一路凱歌高奏!
6做表率可以鼓士氣
提升員工士氣的方法很多,只要有心就能想到。想好了,制訂具體方案再報給總經理或老板批準。比如說每月評選一次優秀員工、優秀管理者、優秀營銷員,甚至優秀廚工、標兵司機、模范保安等等,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頒發獎金和證書,形式上隆重一點,同時對質量事故、安全隱患進行大會通報,揚正氣、樹新風,壓歪風、抑邪氣。在宣傳欄中張貼優秀員工照片,在企業報中宣傳明星員工事跡——讓積極工作、埋頭苦干的員工名利雙收。在企業內部開展各種技術比武活動,或者從優秀員工中考核選拔干部,設立員工建言獻策獎等等。
員工士氣管理十一個一個大的話題,我的回答可能掛一漏萬,還望大家指教。我們的管理者必須重視士氣管理,提升員工士氣,創造更高價值!改變,從我做起,從我的部門做起,只要有人開頭,后面就會有更多的部門更多的員工響應。當然,前提就是改善基礎管理、健全激勵機制,嚴格考核工作績效,樹正氣剎歪風,讓老實巴交的人不再吃虧,讓偷奸耍滑的人不能得利,員工士氣就一定會振作起來。
7少計較可以養和氣
大氣,是包容、善待、涵養、承載和超越;大氣,是橫馬立刀的膽識,是壯懷激烈的抱負,是仰天長嘯的豪氣,是力挽狂瀾的魄力;大氣,是傳統精神、歷史精神、天地精神、宇宙精神。大氣者,具有君子之胸,哲人之懷,平和之態,愚公之志;具有大氣的人生哲學,則是把胸懷全局,追求崇高,向往遠大,面向未來,保持高潔,永不言敗,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價值取向。大氣,是領導魅力之最、之峰、之高;大氣,是豪邁,是信仰;大氣,是氣魄、是凱歌。胸有大氣的人,從事的事業長盛不衰,科學發展闊步之前;以大氣作底氣的人,充滿必勝的信念,科學發展不斷創新高。科學發展靠大氣,大氣鑄成偉業。
8不徇私可以樹正氣
如何樹立正氣,簡而言之就是要以身作則,在我國古代,那些使國家大治者莫不是以身作則,來保障法令的貫徹實行。三國時期的曹操,雖被世人稱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但他卻能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使自己擁有了最強大最具有戰斗力的軍隊。為以后的魏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一次曹操帶兵出征打仗,行軍途中看到麥田里成熟的麥子,于是下令:有擅入麥田,踐踏莊稼者,斬!可是命令剛下達,一群小鳥忽然從田間驚起,從曹操馬前飛過,那馬不由一驚,一聲長嘶,徑直沖進麥田,將成熟的麥子踩倒一大片。
曹操非常心痛,馬上摯出佩劍就要自刎,被眾將慌忙抱住他的手臂,大呼:“丞相,不可!”。于是,曹操仰面長嘆:“我才頒布了命令,如果自己制訂的法令自己不能遵守,還怎么用它約束部下呢?”說完隨執意又要自刎。眾將以軍中不可無帥力勸曹操不可自刎。這時,曹操便拉過自己的頭發,用劍割下一綹,高高舉起:“我因誤入麥田,罪當斬首,只因軍中無帥,特以發代首,如再有違者,如同此發。”于是人人自覺,小心行軍,無一踐踏莊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