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克星:“慢”品牌!文/交廣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譚小芳
前言:
人無完人,浮躁的心態經常會出現,一個人如果沒有很好的戒除浮躁的話,勢必會影響這個人的發展和前途;同樣,一個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浮躁也會經常光臨,如果置之不理,品牌就會受到浮躁的不斷侵蝕,體無完膚。我們仿佛還能憶起蒙牛當年的“火箭速度”,那固然值得羨慕和尊重,但并不值得我們照搬照抄,最多只能借鑒其經營企業的部分思維方式。我們不應該動不動就拿蒙牛出來說事,動不動就要像蒙??待R。而今,“火箭的速度”的蒙牛就出事了。
中國乳業只重擴張速度、規模、銷售與宣傳,忽視奶源問題,因而發生了必然的慘劇。蒙牛、伊利、三鹿等企業一度陷入困境,三鹿更是被三元收購,告別乳業。譚小芳老師認為,對于企業家來說,持續膨脹的欲望,會讓企業家看不清自己,進而看不清未來。欲望無限,控制能力有限,我們迫切需要慢品牌。
對于自己提出的“定律”,馮侖也做出解釋,“明星生活在虛榮、浮華、感性、沖動的環境里,他們的工作、生命需要不斷綻放出光芒,商人是很無趣的,每天開會、做生意,這在明星看來很無聊。當企業家追求女明星期間,難免會用沖動、虛榮的情緒來決策經營上的事情時,那就完了。如果欣賞女明星,看看八卦雜志上的娛樂頭條,就可以了?!?
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在經濟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時,也催生了浮躁、功利的社會風氣,帶來了浮躁的人生態度和工作態度。如今,浮躁已經成為影響我們個人幸福,事業成功,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著名領導力專家譚小芳老師從社會浮躁,企業浮躁,員工浮躁,人人浮躁的社會現實入手,指出價值觀的缺失是浮躁產生的根本原因,填補國人價值觀、理想、敬業精神缺失的黑洞,從根本上提升員工的職業精神,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助力。
當今社會的一大流行病,就是人心浮躁。何謂浮躁?浮者,無根也;躁者,不靜也。你看這浮躁無處不在:事業上浮躁,一夜成名被狂熱追捧;生意上浮躁,投機取巧;學習上浮躁,不求甚解,崇尚快餐文化;性情上就更浮躁,易喜、易悲、易煩、易怒。“浮躁”這個字眼,現在越發流行。浮躁的心態不是好的征兆,它只能帶給你縹緲的人生;好高騖遠的表現不是好的作為,它只能讓你擁有隨波逐流的生活。唯有忠實勤奮的付出,才能帶給你實實在在的回報。中國都不高興了,我們更不可以浮躁。
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預定領導力培訓,請聯系13938256450)認為,慢品牌既是一種“胸有成竹”的心態,也是一種“怡然自得”的胸懷,更是一種洞穿事物本質的決心和魄力。慢品牌要求我們旅游企業在品牌塑造的過程中,堅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堅持多角度了解環境,堅持深層次挖掘優勢,堅持全方位盤點資源,不急于求成,不人云亦云,更不能攀比跟風,喪失主見。
二十年后的今天,“浮躁”是社會快速變化的一種反映。換句話說,這正是由于我們國家正在快速轉型所帶來的主觀反映。如今,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物質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心態和處世態度本應該繼承古人所倡導的沉穩,然而,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靜,多了盲目;少了腳踏實地,多了急于求成。莫非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高壓力,必然會助長浮躁之風嗎?
心理學家認為:浮躁是一種沖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社會心理,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是與我們的意識形態混亂以及體制上的不完善分不開的。不少人看到過去的流氓地痞都成了氣候;看到為數眾多的貪官污吏過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看到那些沒有道德缺乏誠信之徒卻活的揚眉吐氣,很多國人心理難以平衡了,浮躁的心理也就難免的產生了。
影視作品里,我們看到的主人公大多數是家住豪宅,出門坐寶馬的成功人士,卻很少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在報紙刊物上,也是極力宣傳捏造那些成功人氏的創業經歷,把成功創業看作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好像我們的國家遍地是黃金,人人都能夠成為富豪,而完全不顧大多數老百姓是永遠成不了富豪這個事實;在新聞媒體的統計數字上,由于他們的極力擴大,更是讓普通老百姓摸不著頭腦了。
什么國人人均存款超過幾萬,什么農民的年收入幾千,什么大學生的平均年薪幾萬,博士生平均年薪十幾萬等等。這種對成功、對財富的擴大漫天宣傳著,致使那些本來安于現狀的國民普遍產生了攀比心理。攀比的結果,使他們感到活的窩囊,活的苦惱,于是他們就一味在浮躁的心理下想掙扎,想奮斗。但奮斗的結果,又會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成功呢?
我們常常坐臥不寧;我們常常心不在焉;我們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我們常常計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我們常常感到身心疲憊……浮躁帶給我們的是什么?是沒有耐心,是朝三暮四,是淺嘗輒止,是患得患失,是焦慮不安,是急于求成……無論是為人,還是做事,如果沾染了浮躁,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陷入盲區,導致新問題的發生。
不愿孤獨地埋頭做事,懷有僥幸心理。盼著買張彩票,就能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盼著參加選美、選秀,一夜之間“成為名人”;盼著上了互聯網,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盼著嫁個有錢人,少走些彎路,得到個“現貨”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們不能正確定位自己?是浮躁!
很多人都在說:這是個浮躁的年代,大家都浮躁地活著,忙著各種自以為重要的事,忙到忘掉忙的目的。說世界浮躁的人自己也浮躁著,說自己浮躁的人好像也不打算改變浮躁,因為讓浮躁存在的理由遍地都是,而寧靜,找不到滋生的土壤。浮躁的你,浮躁的我,干著不同的浮躁的事情:盜墓、盜版書籍、假煙、假酒、劣質奶粉、過期藥品;“洞庭湖老鼠賣到廣東開鼠宴”,“北京的包子是用紙做皮”這些新聞無處不在,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活與健康。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個浮躁的時代,還有幾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去靜靜的讀馬克思的《百年孤獨》?還有幾人能靜下心來與愛人一起靜靜的聽一曲肖邦的小夜曲?還有幾人在為一句山盟海誓的愛情誓言而苦苦等待?還有幾人會停下來靜靜欣賞一下路邊新開的小花,新種的小樹。悠閑、自在、寧靜,都已經在破碎的時光里與我們擦肩而過了。所以,我們要學會滿足,學會踏實做事,學會不浮躁,讓自己的身心都處于一種寧靜祥和的狀態——真正靜下來感受自己的心跳,靜靜地聆聽來自遙遠世界的天籟之音,去觸摸我們靈魂深處的寧靜……
筆者了解到,比爾·蓋茨每年會“閉關”兩次,凝神思考科技業的未來。管理者們應該學學蓋茨,埋頭做事的同時,不忘抬頭看看前方?!伴]關”是武俠小說里寂寞高手所做的事情,科技帝國里的武林高手蓋茨每年都會做兩次這樣的事情:遠離塵囂七天,在一片濃密的雪松林旁的臨水別墅中,凝神思考科技業的未來,然后把所思所想傳遍整個微軟帝國。
別以為蓋茨的“閉關”只是故弄玄虛,1995年的那周里,蓋茨寫出了有名的《互聯網浪潮》,為微軟確立了新的戰略方向,之后的TabletPC、開創網絡游戲業務等構想都是在“閉關”期間形成的。我認為中國的管理者應當向蓋茨學習“閉關”,但是具體學什么呢?首先,就是浮躁的心態管理。
“靜心讀書”“靜心學習”“靜心工作”,成了我們這個浮躁時代最大的奢侈品。人有動物性,這種動物性的特征就在于“動”,他需要激情,他需要奔跑;但是別忘了,人還有佛性,他需要寧靜,他需要思考。宋代的名臣范仲淹就嘗試啊,但也不成,“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范先生的回答很經典:“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但這說白了,就是一輩了不樂,因為天下之憂是現實,天下之樂是理想??傊瑢τ谝粋€企業領導來說,拼搏是一個進取之術,靜修是進取之道。但是,尋道太難了......
譚小芳老師表示:慢品牌讓我們擁有一種平和如水的心態,豁達做人,從容做事,淡然生活,從容思考,從而能夠看清現狀,抓住當前,輻射未來。慢品牌雖然不能確保“謀萬世”,不能確?!耙槐救f利”,但至少可以協助企業掌控事務發展的進程,至少可以保障企業進退自如,在極大程度上免去企業拼殺的勞苦憂慮以及失敗的心酸愁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