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析從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
對于中行原董事長肖鋼接替郭樹清任職證監會一事,徐洪才表示他對郭樹清任內工作打90分,同時他也認為未來證監會的政策連續性是毫無疑問的,但可能因個人的風格不同會有所不同
徐洪才:從過去的慣例來看,證監會主席一般都來自銀行體系的領導,這一次也不例外,我覺得肖鋼有豐富的銀行體系工作經驗,所以,大家現在希望他擔任證監會主席能給大家帶來一點新鮮的空氣,大家都很期待。
主持人:對于郭樹清主席這18個月的工作,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比如說北大中國
金融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呂隨啟教授給了他60分,說他的改革、他的任期基本上是失敗的,認為他離開是一個最大的對于股市的利好。也有投資者認為,圈錢首先不是郭樹清開始圈的,推動改革來說,暫停新股發行、重審上市公司也得罪了很多人,所以讓他挪挪地方也是應有之意。還有很多的投資者為郭樹清這18個月的工作叫好。
徐洪才:我為他打90分。他干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功在長遠,不會立竿見影,他在朝著正確的方向推進,以前很多年都沒發生的事情,在他任期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都干成了,他對未來的積極影響一定會慢慢表現出來。
主持人:所謂蕭規曹隨,肖鋼上任之后是否會繼續規范和完善證券
市場,他可能會有什么新的點?
徐洪才:政策連續性是毫無疑問的,但可能個人風格會有所不同。肖鋼長期在央行和商業銀行工作,對宏觀調控及從全局角度,可能會觸類旁通,銀行體系、貨幣政策、
金融監管中間有很多是相通的,而且還有很多相互影響之處,我相信他會有所借鑒,肯定會在現有基礎上再往前推進。
滯漲局面出現可能性不大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他認為現在不可能出現滯漲局面,因為
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動力依然存在。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對于2013年
經濟工作的目標,GDP增長目標是7.5%,CPI的漲幅控制在3.5%,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看到M2的增長目標是13%。剛才梳理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的2013年
經濟工作的目標,您覺得這些
經濟工作對于投資者來說我們需要關注哪些點?
徐洪才:我覺得首先要關注的是,總的政策基調還是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要考慮到目前實際情況。中國
經濟去年三季度止跌企穩,四季度回升向好,目前延續回升勢頭,但是基礎還不牢靠,特點就是“弱復蘇”,而且1、2月份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速還比較高,和今年M2的增長目標13%還有差距。所以,從當前情況看,貨幣政策有一點兩難,2月份貨幣信貸政策在1月份的基礎上收緊了一點。看來校正力度還不夠。
另外,今年的CPI目標3.5%比原先預期的4.0%下調了0.5個百分點。實現這個目標
壓力很大,為什么呢?因為2月份CPI到了3.2%,而且去年下半年總體趨勢CPI是往下走的,在基數效應的影響下,我們估計今年下半年CPI可能會一路上行,特別是新一屆政府上臺之后,資金需求自然會比較旺盛。目前,既要考慮到
經濟增長,又要控制通貨膨脹,確實有點兩難。若要收緊,把現在的M2增速從15%降到13%,又擔心
經濟下去了;要是放松的話,又擔心通脹會起來。因此,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恐怕還是要回歸穩健,要更加穩健一些,總體上要回歸中性水平。
主持人:有網友發觀點說,會不會出現滯漲的局面呢?通脹難以控制,
經濟既然是兩難,使用一些手段之后,可能
經濟的這種復蘇會弱化。
徐洪才:滯漲是不可能的,因為
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動力依然存在,現在
經濟復蘇總體趨勢良好,只不過在現有水平下做一些政策微調,體現超前性和靈活性而已,不會出現那種情況。
新的改革紅利要及時跟進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徐洪才認為新的改革紅利要及時跟進。
主持人:雖然兩會改革的預期比較強,但是因為制度紅利意在長遠,并不是短期的政策,所以短期因素的增速影響還是比較小的,您怎么來看這樣的觀點呢?
徐洪才:總體上看,
經濟增長短期要靠政策,長期要靠改革。最近十多年,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參與全球化分工,分享了全球化紅利,還有人口的紅利。但是,現在看來有些紅利正在逐漸消失,新的改革紅利要及時跟進,在這種情況下,依靠傳統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恐怕難以持續了。我們要推動進一步改革,來為未來的
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但是,短期里不可能立竿見影。總體上看,今年在相關政策的正確引導和支持下,同時在改革措施穩步推進之下,
經濟增速將會保持在8%左右。
我國總體財政風險處可控區域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徐洪才認為總體上財政風險處在可控的安全區域。
主持人:在財政政策方面的目標,全國財政收入預計較上年增長8%,財政支出較上年增長10%,赤字1.2萬億,其中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待地方發債3500億。對于財政政策的赤字目標、支出方向,投資者到底有哪些需要關注的地方?
徐洪才:首先,增加財政支出赤字和規模,保持必要支出的力度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表現。赤字率連續三年降低之后首次擴增,增加是必要的,一方面因為財政收入現在有所放緩,而且下一步要加快營改增、結構性減稅的改革,稅收可能還要下降;同時要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要對
經濟增長、
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這需要一定的財政擴張力度,在這樣的前提下,增加4千億赤字是必要的。
主持人:增加了赤字是不是會對政府財政產生一定風險,
經濟運行的安全性在哪里?
徐洪才:沒有問題。按照國際經驗,一個國家的財政風險主要看兩個指標,一看赤字率,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超過3%,另一個是國債余額占GDP的比重要不超過60%。中國第一個指標,去年GDP將近52萬億,預計今年大概56萬億,1.2萬億赤字除以56萬億,大概為2%,離3%還有一定的距離。第二,國債余額今年限制在9.1萬億的規模,占GDP比重不到20%,國際警戒線是60%,我們差距很大。所以,總體上財政風險是在可控的安全區域。
未來醫療業三方面有增長潛力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他指出醫療行業未來在四個方面有增長潛力。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指出,醫藥衛生的支出是今年政府支出當中增長最快的一部分,增幅是達到27%,您怎么來看這樣一個行業未來的潛力呢?
徐洪才:今年的醫藥衛生支出2600多億,增長27%,出乎意料,超過了去年的16%。它的使用范圍,主要在提高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也提高了。未來行業增長潛力有這么幾個方面,一個是馬上要公布第二版的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從第一版的307種擴大到500多種,因此對相關行業發展來說肯定是一個利好。第二個,藥監局下放了審批權,會縮短審批的時間,提高效率,特別是最近藥監局發布了一個《關于深化藥品審批改革 進一步鼓勵創新》的意見,對創新藥和仿制藥的細則進行了調整,備案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三個,中醫藥、傳統醫藥事業會有較快發展,中醫藥立法今年可望提請人大審議。第四,就是干細胞行業政策出臺,行業發展前景比較好。
主持人:衛生部答記者問當中談到一個問題,醫改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醫聯體,讓基層的醫院真正強大起來,而且以三級醫院為核心帶著幾個二級醫院輻射一片社區以及鄉鎮的醫療機構,實現城鄉醫療的統籌,通過建設醫聯體來推動分級診療格局,那么這個工作可能一直在推進,您覺得為什么要建立起這么一個醫聯體,多長時間才能建成這個制度?
徐洪才:不可能一帆風順,這是一個攻堅戰。當然,政策目標是清晰的,就是要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能力,發揮它的作用,要提高國民
健康水平,特別要應對慢性病的威脅方面發揮作用。老百姓都寄予期待,這件事情很有意義,但是不是那么簡單的。
中國鐵路總公司有能力承擔2.6萬億的債務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徐洪才認為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有能力承擔現在2.6萬億的債務,
徐洪才:我覺得,這一次大部制改革是在前六次的基礎上又向正確方向邁了堅實的一步,但是任重道遠。具體來講,第一,鐵路體制改革目前實行了政企分開,下一步方向恐怕還是要引進多元投資主體,要對鐵路總公司進行公司化改造、專業化改造,最終要與資本
市場對接。第二,食品安全要解決多頭監管和標準混亂的問題,現在進行縱向一體化的整合,將會提高效率。第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組建,對傳統媒體是一個利好,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要關注相關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和整合。最后是電監會合并到國家能源局,它會有利于加快能源要素價格改革,特別是加快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發展,這里也涉及到電力設備、新能源電力設備等相關的投資主題,肯定是利好。
主持人:對于鐵路方面,成立公司之后,兩萬多億的債務要多長的時間才能消化?
徐洪才:這個不太好具體回答,但現在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目前的債務比例并不高。另外,對它現在也給予了一些政策優惠,比如國有資產收益不做上繳等。將來,我覺得多元投資主體,包括內資、外資,民營資本、國際資本介入以后,走向資本
市場,出資人在股份公司、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層面應該承擔而且有能力承擔現在2.6萬億的債務,應該沒問題。
成品油及天然氣改價利好石化行業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徐洪才認為成品油及天然氣改價對石化行業利好。
兩會期間,很多投資者和普通百姓非常關注的成品油以及天然氣價改的問題,6號,前發改委主任張平也是表示國家和政府已經決定調整成品油定價機制,縮短調價周期,并且將可能取消4%的邊界調整,包括發改委人大會議報告中也是突出了一點: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全面實施天然氣價格改革,試行居民階梯電價等等,包括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也提到未來能源性的價格改革很大的空間。
徐洪才:這件事情應該及時推進了,因為這些要素的價格長期扭曲不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一次調整的核心就是價格形成機制,具體來講就是縮短調價的時間、周期,提高它的頻率,這有利于和國際價格之間聯動、接軌,從結果來看,對石化行業是一個利好,它會減少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存貨跌價損失。另外,對中石油也是個利好,因為天然氣價改它體現在進口氣要減少虧損,井口價要上漲這兩個方面,總體上來是一個利好。
節能和資源循環利用為今后政策扶持方向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 據
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兩會中透露出的投資熱點。徐洪才認為環保概念是長期主題,節能和資源循環利用可能是下一階段政策扶持的方向。
主持人:再來關注另外一個行業環保行業,可能投資者的期待和關注度都是非常高的,您覺得在兩會之后有什么新的舉措出臺,同時關于投資者來說,環保這樣一個概念、這樣一個板塊會不會貫穿2013年乃至今后的主題呢?
徐洪才:這應該說是一個長期的主題,從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看來,它強調要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重點工作不僅是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的問題,更重要地是節約。這里面,節能和資源循環利用可能是下一階段政策扶持的方向,按照發改委發布的《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涉及到節能環保有三個方向,包括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更寬了,對于垃圾焚燒發電、資源綜合利用、高效節能電機等都有了一些政策支持,另外,像脫硫脫硝等方面也有了電價補貼。2013年節能環保政府支出2100多億,占中央財政支出七萬億的3%左右,比例和往年差不多,重點應該是在節能工程、環保產品、惠民工程、資源循環利用、污水處理等方面。另外,可能會突出大氣污染的防治,這與近期大家比較關注PM2.5有關系。
主持人:未來應該說環保這個行業是形勢一片大好,但是路還依然是很崎嶇的。而且我們也看到,兩會代表在這次兩會當中也特別討論到我國環保的問題,說十年花了四萬多億大家沒有大的改觀,剛才和投資的分析人士也在探討這個環保話題的時候,都在談到整體行業的利潤率,它的效益并不是很好,而且很多的企業在減少污染、減少排污這方面主動性、積極性并不很高,這些都是未來的問題。
徐洪才:下一步要加強政策的執行力,要加強監控。另外,對某些重點,有些領域,像工業污染的防治、地下水的污染恐怕也要有相應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