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調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這是繼去年11月22日后,央行再度出手降息。此次降息后,中國的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已接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央行決定,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
市場化改革,將
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為
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
金融環境。”央行有關負責人闡明降息目的。
當前中國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下行
壓力較大,企業經營比較困難,特別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成為中國實體
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一大羈絆。
央行在兩會前降息,釋放穩增長的強烈信號。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表示,中國1月份的
經濟數據顯示
經濟下行
壓力增大,需要密切關注通貨緊縮風險。
“
經濟下行、企業投資信心不足,這時候需要央行實行逆周期調控,通過降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企業投資意愿,為
經濟平穩
健康發展助力。”徐洪才說。
就降息的時間節點而言,可以說,當前物價漲幅處于歷史低位,為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當前,物價上漲動力不足,即便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食品和非食品價格都未明顯上漲,CPI同比漲幅則在1%的低位徘徊,主要
生產資料價格整體延續下跌趨勢,環比降幅收窄、下跌種類減少,PPI同比降幅可能擴大。
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仍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可望直接對
金融機構貸款實際利率產生一定下拉作用。同時存款基準利率的進一步下調,也有利于降低
金融機構籌資成本,對于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就降息方式而言,中國的利率
市場化則再下一城,中國央行此次降息依然采取了同時擴大存款利率上浮的方式,將
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
“這次降息的特點是逆周期貨幣政策調控和利率
市場化結合,擴大存款浮動區間。”交通銀行首席
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預計降息的結果是,貸款基準利率將下降0.25個百分點,而存款會有所浮動但不會有大幅下降。
“這相當于非對稱性降息,縮小了銀行的存貸利差,減少銀行收入,將銀行的利潤大蛋糕劃了一部分給實體
經濟。”連平說。
定向降準、降息、全面降準、再度降息,從去年開始貨幣政策工具頻頻出手。這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
徐洪才表示,此次降息是對流動性偏緊的矯正,并不意味著貨幣基調發生根本變化,只是突出了松緊適度,預調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