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兩會期間,人民網強國論壇“兩會V態度”欄目就“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如何適應國人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相關話題采訪了著名經濟學者宋鴻兵。宋鴻兵認為,房價物價高、養老看病成本高導致一些居民在國內消費“安全感”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資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應簡政放權,通過市場配置解決優質資源的供需矛盾。
談及“國人屢掀境外購物熱潮”,宋鴻兵認為這反映了中國在匯率和稅收兩方面的問題:由于過去一年人民幣匯率相對于其他大部分主要貨幣都在升值,且對于日元、歐元貶值幅度很大,用人民幣在海外直接購物的匯率優勢十分明顯;中國商品過重的稅負會通過產品價格最終流轉到商品價格上,而國外實行價稅分離的商品稅制度,也會導致一些商品在國外購買價格會相對便宜。
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如何適應國人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宋鴻兵表示,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主要還要依靠企業家去做,但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他建議,政府可通過減稅、加快企業的折舊速度等直接或間接調整,依靠更有力度,準確性、目標性更強的政策對相關產業進行重點扶持。
在宋鴻兵看來,高房價、看病難、上學難導致一些居民在國內消費“安全感”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源配置不合理。“少數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質資源,都集中在一些主要的大型城市,導致這些地方明顯出現供需矛盾,價格畸形,使大城市生活的人壓力越來越大”。他認為,這種矛盾必須要通過簡政放權、回歸市場來解決,“讓市場去配置資源,在其他的城市才會有相應的優質服務出現,使大家不必集中在北上廣深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