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中央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
隨著限制公款消費的舉措不斷深入,原先依附于政務消費的高端餐飲業,迎來生死存亡的考驗。由于原有消費群體大量流失,很多餐飲企業的發展陷入困境,并紛紛轉型“升級”。
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餐飲策劃已不得不抱團思考:未來高端餐飲企業的發展,路在何方?
最火門店變臉做“醫療”
用“物是人非”來描述湘鄂情月壇店,再合適不過了。
作為湘鄂情在北京最火的一家門店,其正對面就是國家統計局。但5月13日《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看到此地早已門前冷落。
原先金碧輝煌的大廳破敗不堪、滿地狼藉,破舊的沙發和桌椅隨意擱置。湘鄂情一位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月壇店是湘鄂情的北京總店,以前生意紅火,自“八項規定”出臺后,生意驟然冷清了下來。
湘鄂情的行政部門以前也駐扎于此,現在都搬至西城區黃寺大街。“這個店要和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合作,未來要做醫療保健業務。”該負責人說。
國家統計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除了國家統計局,附近的財政部、工商總局人士也都經常來這家湘鄂情用餐,后來經常有紀委的人來暗訪,幾個部委的人都不敢來了,“關門也在所難免”。
月壇店的關閉,餐飲策劃只是湘鄂情眾多門店面臨經營困難的一個縮影。降了菜價轉向大眾餐飲之后,湘鄂情高檔的裝修設計還是阻礙了眾多消費人群,而黃金地段的高成本,使得這些門店依靠大眾消費難以盈利。
數據顯示,2013年湘鄂情雖然陸續關停虧損嚴重的部分酒樓門店,但仍巨虧5.6億元。湘鄂情門店數最多時達到34家,如今僅剩下18家。其中曾有13家門店的北京市場,已陸續關停4家。
5月11日,上市公司湘鄂情發布公告稱,擬以每股6元的價格,募集資金不超過36億元進行“轉型”。完成增發后,公司主營業務將由餐飲新增為新媒體、大數據和環保。在多元化方向上,湘鄂情越走越遠。
湘鄂情董事會秘書李漪也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證實:“湘鄂情的餐飲業務確實要從上市公司中剝離出去。”由于面臨巨大的財報壓力,湘鄂情計劃在2014年完成大部分餐飲業務的剝離,以“輕裝”轉型。
“雪上加霜”的成本壓力
來自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餐飲收入25392億元,同比僅增長9%,增速創21年來的最低值,其中高端餐飲嚴重受挫。全國餐飲企業月倒閉率高達15%,整個餐飲行業陷入低谷。
另外一家餐飲上市公司“小南國”,也面臨與湘鄂情類似的問題。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一位高層告訴記者,華北地區受影響尤其大,特別是北京,政務消費比重大,“八項規定”出臺至今,已關停兩家門店。
小南國的總部位于上海,其核心品牌包括為中高端顧客提供富有上海特色佳肴的“上海小南國”,服務于商務及高端客戶的“慧公館”以及在2012年推出以時尚閑適為理念的第三個品牌“南小館”。
除了外部政策影響,餐飲策劃行業持續攀高的人力成本也已成為餐企的一大“心病”。據小南國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北京地區,一名普通餐廳服務員的基本工資在2500元左右,此外公司還要免費提供食宿,加上社保支出,每名普通員工的月成本在四五千左右,即便這樣,現在也招不到人。
高居不下的房租也讓餐飲行業雪上加霜。2013年7月份,位于北京國貿商城一層的星巴克關閉,一度引起熱議。據了解,其背后原因就是“租金太高”。
“現在餐廳營業額的收入下降一半左右,但是房租不但沒有下降,還逐年攀升。”以“新魯菜”為旗的凈雅集團品牌總經理馬玉銘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則認為:“餐飲行業的奢靡和泡沫發展已經到了終結的時候。短時期內是回不去了。”
邊疆認為,房租、原材料、勞動力、各種稅費帶來的成本上漲,攤薄了餐飲企業的利潤,不管是高端餐飲還是普通餐飲,“都面臨這個問題”。
轉型難見成功
寒冬已至,各大餐飲企業各顯神通,轉型路徑也不盡相同。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調查發現,餐飲策劃目前高端餐飲轉型存在三個方向:第一種是以湘鄂情為代表的跨行業多元化經營,從餐飲行業外尋找出路;第二種就是以小南國和凈雅為代表,在收縮高端餐飲業務的同時,積極開發多品牌運營,發力大眾餐飲;第三種就是以順峰為代表,繼續保持高端餐飲品牌形象,在原有門店的基礎上,調整菜品,降低人均消費,吸引大眾群體進店消費。
5月13日,俏江南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CVC近期已與俏江南正式簽署收購協議,將成為俏江南最大的股東并實現控股。
“做餐飲非常不容易。”俏江南董事長張蘭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由于餐飲行業的特點,國家沒有明確的支持政策,從業人員也鮮有志向,吸引不了高端人才。“從業20多年了,這個行業在倒退,很心痛。” 多品牌發力的小南國也不見明顯起色。餐飲策劃小南國發布的2013年財報顯示,該公司2013年實現營收13.86億元,同比增長僅4%。凈利潤67.1萬元,同比下滑高達99.4%。
小南國相關人士透露,2013年險些虧損,經過轉型調整,目前經營上已經基本穩定,但未來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現在不能說轉型就成功了,可能還得需要幾年的探索時間。”
對此境況,邊疆表示:“協會已呼吁在稅收方面給予一定扶持幫助,支持正常和健康的餐飲消費經營。”
相比于高端餐飲的窘況,大眾餐飲的日子卻要好過得多。5月17日晚上7時左右,記者在金百萬烤鴨魯谷店看到,大廳和包間座無虛席,還有客人排隊。
該店店長辛長平說,他們主要針對附近社區居民,政務消費所占的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今年一季度的營業額也在保持增長,“超過10%”。
與朋友共享,把知識傳遞......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
[關注方法一]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呂斌餐飲品牌策劃----關注
[關注方法二]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lbcypp----關注
[關注方法三]點擊文章標題下藍色字體呂斌餐飲品牌策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