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8號南博會滇中產業聚集區(新區)專場簽約儀式上,太平洋建設與產業新區簽下了600億元的最大一單。太平洋建設集團創始人、太平洋商學院院長、蘇商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代表太平洋建設,在簽約現場寫下了對云南滇中產業新區的信心與期待。
看中新區的政務能力
太平洋建設集團是中國非公有制企業中唯一擁有國家公路、市政、水利等多個總承包一級資質及若干專業一級資質的私營企業,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位。創建了中國的BT模式,參與全國500多座城市上千個園區的投資建設,從滬寧、滬珠、京滬、京港、連霍等高速公路,到江陰長江大橋、南京地鐵、太湖整治等國家、省重點建設工程,形成以全國重點省會為中心、省轄市為重點的戰略格局。
中國最大的城市基礎設施運營商身份握手滇中產業新區,如此高起點的雙向選擇, 僅一個月就完成。其中最吸引嚴介和的,是產業新區的政務能力。“我對現在的這個領導班子非常了解,他們都很務實,是干事的官員,一定能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他說:“跟這樣的合伙人合作,我無怨無悔,充滿希望。”
BT對產業新區的三個意義
在滇中產業新區的推進中,云南正在尋找產城融合的城鎮化破題之法。耕地紅線如何保證?人的“城鎮化”如何構建?公共建設如何規劃?錢從何處來?尤其是錢從何處來,嚴介和帶來的BT模式,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嚴介和詳細解釋了BT的具體運作:企業先用自有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完工后政府驗收回購,可以一次支付,也可以分期償還給企業。建設中,政府不用財政擔保,風險由企業自擔。對于云南,這樣的模式至少有三重意義。嚴介和說,這個模式可以通過輸血功能幫助政府打造造血功能。云南只有在放大總量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幫助政府完成前期投入,解決融資困難,實現總量升級,才可以撬動跨越發展。
“BT只是短期目標,長期規劃我們將在產業新區打造國際化現代服務業,建設包括論壇、會展、商務、培訓、醫療、養老等在內的9大中心。還有大企業的總部基地,以及成功人士的家園式高端地產。”按照這個目標,太平洋建設將進行一系列產城融合的系統推進。
而解放思想對新區更具深遠意義。采訪中,嚴介和談道,云南的投資環境和全國相比,甚至和周邊的省份如貴州相比都還有差距,觀念也相對保守。希望這次合作,能夠推動云南的思想觀念解放,帶動云南投資,幫助云南做大總量,提升質量。真正把云南的青山綠水變成名山名水,把世界的名人名企吸引到這里來。
以云南為起點走向印度洋
今年,太平洋建設集團憑借強大的企業實力,成功與蒙古、智利、加納等亞非拉國家簽約基礎設施合作項目,日益凸顯其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
去年以來,中國和南亞國家互訪頻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構想的提示,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的倡議,都為深化中國與南亞及其他周邊鄰國務實合作描繪了宏偉藍圖。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搶占先機,太平洋建設再次展現了名企的眼光。嚴介和認為,云南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省份,也是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梁。滇中產業新區是云南省橋頭堡戰略的建設核心區,是云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云彩江寧,蘇繡滇中,云蘇一家,彩繡錦云。”太平洋建設集團簽約滇中產業新區以后,必將結合滇中產業新區的長期發展目標,圍繞“顯山、露水、透綠”,為新區的發展規劃出謀劃策,進行保護性開發與開發性保護,把空間留給空間,將產業新區建成“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水繞城、城清山水”的美麗新城,助推云南建好橋頭堡,邁向東南亞、南亞。同時,太平洋建設也將搭乘這列快車,以云南為起點,向緬甸、印度延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