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高峰論壇上評說房地產
5月30日,“聚世界·贏未來”綠地企業服務平臺戰略發布山東站暨綠地山東企業商學院首期高峰論壇在濟南貴和皇冠假日酒店舉辦。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在論壇上從宏觀經濟角度為房地產把脈:未來的房地產可能不再是支柱產業,但還是主要產業,房地產業必須注重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
三大支柱:養老消費不等于養老地產綠地正打造商務服務
高峰論壇上,舉行了綠地企業家俱樂部山東站首屆理事會聘任儀式。綠地集團山東事業部特邀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渤海銀行六大銀行簽署專屬服務倡議書,為企業家俱樂部山東站會員提供定制金融服務。
同時,綠地集團山東事業部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等一批國內一流高校學術資源正式實現無縫對接,打造綠地山東企業商學院,這標志著綠地企業服務平臺企業商學院方面在山東實現落地。
對于房地產未來的發展,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在“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經濟走向”主題演講時表示,傳統制造業與房地產業在新常態下的任務是去產能化和去庫存化。未來房地產很可能不再是支柱產業,但還是主要產業。
魏杰認為,從宏觀角度來說,未來三大支柱產業是戰略型新興產業、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其中服務業包括消費服務、商務服務、生產服務和精神服務。
“消費服務包括養老消費,但不能簡單地說是養老地產。綠地企業服務平臺的創立,綠地商學院的成立以及綠地企業家俱樂部的成立,就是一種商務服務。”魏杰對綠地很有信心。
三大創新:創新不是口號要建立在物質和人才基礎上
魏杰說,上世紀80年代,勞動力要素促進了宏觀經濟增長;上世紀90年代,土地要素促進宏觀經濟增長;2002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長正逐漸依靠貨幣要素,這也要求走創新之路。在新常態經濟增長方式方面,他指出企業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并贊賞綠地企業服務平臺完成了產品和服務層面的創新。
創新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產品服務的創新。比如說房地產,要么給客戶提供新產品,要么給客戶提供新服務。
第二個層次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比如綠地的“聚世界·贏未來”的戰略布局,比如馬云開創的全新的商業模式。
第三個層次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要有物質基礎和人才基礎。綠地有一個科創中心,也就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心,不但有物質基礎,也有人才基礎。
關于互聯網:“+互聯網”與“互聯網+”是兩個概念
綠地控股集團執行副總裁許敬在論壇上表示,綠地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企業,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4021億元,其中房地產主業實現銷售收入2408億元。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綠地積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以及投資培育新興產業的“3+X”戰略布局。綠地自2009年進入山東,成功拓展濟南、青島兩座城市,13盤聯動領跑齊魯,尤其是在濟南已實現10盤聯動,東西南北中全布局。面對“互聯網+”及經濟新常態,綠地集團順勢而為,發布“企業服務平臺戰略”,完成了互聯網思維的地產實踐,編織了一張全球服務網絡,實現多元利益主體共贏。
綠地集團房產營銷管理部總經理魏憲忠則認為,“+互聯網”和“互聯網+”是互聯網經濟的兩個論調,前者僅把互聯網當工具,后者則運用互聯網思維,而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是機制設計理論,是“信息對稱”的顯示性原理和“利他共贏”的激勵相融。
記者自高峰論壇獲悉,由綠地集團山東事業部主持發起的山東省上海商會籌備工作也即將啟動,綠地集團山東事業部總經理金成發,代表綠地集團山東房產事業部、世茂股份山東區域公司、海康人壽保險公司等九家在魯上海企業,宣讀了山東省上海商會籌備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