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對
市場預期的看好,工業軟件企業不斷加快技術變革,深化行業應用,開拓中國
市場。
從先前的模仿探索到與國外領先企業合資,再到創立自主品牌,最后到并購海外企業和技術,毫無疑問,中國的制造業如今正在加足馬力突破高端。2010年依舊是中國企業的轉型之年。國際
金融危機使得外需減少,以外銷為主的企業正在開拓國內
市場,向內銷外銷
市場并舉的方式轉型。更多的企業將從
生產附加值低的產品與服務向
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與服務轉型,或者跳出單純的制造環節,為客戶提供制造加服務的整合解決方案。無論怎樣轉型,企業都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精細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低轉型風險。作為助力企業轉型的重要工具,工業軟件技術在2010年的發展值得我們關注。
BI應用面將拓寬
市場競爭加劇
2009年IBM以12億美元收購客戶和
市場趨勢分析與預測軟件廠商SPSS。這起事件再一次使業內的目光轉向了BI(商業智能)這一領域。同時,這起收購也是IBM信息管理軟件業務分析
戰略中的重要一步。IBM認為,業務分析是業界下一個趨勢,其7%-8%的增長速度是IT行業其他領域的兩倍。SAPBusinessObjects中國區首席顧問魯百年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2010年BI在中國的應用將進一步拓展。首先,在行業方面,不僅在
金融和電信這些傳統領域,在制造業、電力、煤炭等新領域,用戶將變得更多。其次,在部門方面,BI不再是
銷售、
市場部門的專屬,在
人力資源、
財務等部門都會用到,“只要有數據的地方就會有BI”。再次,在功能方面,BI的應用功能將從報表擴展到查詢、分析、預測等方面。
正是因為人們對BI
市場的看好,才使世界各大IT巨頭紛紛“摩拳擦掌”。2009年8月,IBM在中國成立分析決策創新中心,該中心是IBM全球設立的6個中心之一,也是IBM在新興
市場唯一的分析決策創新中心。作為另一家BI巨頭,SAP在2009年5月發布了SAPBusinessObjectsExplo-rer,并在11月發布了加速版,通過其基于
網絡、方便易用的直觀界面,用戶可以深入檢索任意業務數據,迅速獲得業務洞見。用戶檢索業務數據的速度幾乎與人類大腦思考的速度同步,由于全部信息即時可見,用戶可以很容易地解決在以前相對棘手的問題,并快速找到問題的根源。魯百年向記者強調,易用性是該款BI的顯著特色。很顯然,SAP期望BI能被更多的企業使用。
不過,
市場嗅覺敏銳的不只是IBM、SAP等企業。微軟在2009年發布了SQLServer2008R2社區預覽版(CTP)和公測版的SharePointServer2010,為即將在2010年推出的這兩種企業級產品正式版造勢。借助于龐大的用戶數量和品牌基礎,微軟希望BI能像PC一樣走向千家萬戶。與IBM、SAP、甲骨文等企業級BI巨頭相比,這種“大眾牌”是微軟差異化營銷的方式。
看來,2010年BI領域新一輪競爭在所難免。不過,魯百年向記者表示,隨著行業整合度提升,行業競爭將日趨理性,價格戰將得到避免,畢竟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和產品技術。
PLM取經Web2.0應用擴至流程工業
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明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人說是Web2.0時代成就了這些“明星”。如今,Web2.0已開始應用于工業軟件。作為工業軟件的“新星”,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亦是如此。2009年9月,PTC對外表示與微軟攜手開發社交型產品開發平臺,PTC的PLM將與微軟社交型計算產品進行集成。PTC曾委托Forrester咨詢公司針對7000多位使用PTC及其他產品開發軟件的用戶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9%的用戶至少每月使用一次某種形式的社交型技術,其中又有70%的用戶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這表明,社交型產品開發已擁有足夠的目標客戶群來開展最佳實踐。PTC
市場部執行副總裁RobGremley表示,社交型產品開發將是人類合作模式發展變革的下一步。對于下一代的工程師而言,社交型
網絡已經成為分享信息的普通媒介工具。
不僅是PTC,其他PLM領域的巨頭也都看到了Web2.0的潛力。達索系統在2009年宣布與歐洲企業社交
網絡軟件供應商blueKiwi組成
戰略聯盟,將結合blueKiwi兼具Web2.0優勢的社交
網絡功能,協助企業客戶實現“社交創新”。之前,達索系統還宣布推出其發展歷程中具有轉折性的PLM2.0理念。據悉,PLM2.0的核心在于通過互聯網實現全方位的協同,不僅是企業或者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而是把消費者納入進來,建立一個更加廣義的協同環境。而另一家PLM企業,SiemensPLMSoftware公司從Teamcenter2005版就開始引入了微軟Sharepoint技術。
當然,技術是一方面,應用是另一方面。對于軟件的應用,PLM已經開始超出其深耕的離散型工業領域,拓展至流程工業領域,以尋求其新增長點。在前不久閉幕的PTC2009年中國用戶大會上,RobGremley就向記者表示,PTC在過去的25年中,主要關注一些傳統的制造業,比如航空航天、國防、汽車、電子高科技和工業設備。而在最近幾年,PTC開始關注服裝、制鞋和零售等新興產業,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今后PTC還要關注一些其他的行業。
后ERP時代SCM打造高利潤價值鏈
“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是英國著名
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的名言。在
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供應鏈早已構成了企業運營的基礎,打造高效供應鏈是每個制造型企業共同的目標。于是,在后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時代,尤其是全球遭遇國際
金融危機之后,SCM(供應鏈管理)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在‘后ERP時代’,特別是經過
金融風暴洗禮后,企業需要重新確定調整發展方向和業務模式,IT建設更應該注重幫助企業建立完整的價值鏈。”甲骨文公司大中華區應用軟件業務副總裁盧汝文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Infor公司大中華區流程行業及供應鏈解決方案副總裁田哲夫認為,當前用戶對供應鏈軟件的需求逐漸明確,即用戶越來越明確供應鏈軟件到底應該以什么形式選擇,在整個供應鏈上哪些地方更能夠發揮信息化的作用。
國際軟件巨頭也通過
戰略調整、企業并購和技術革新,使SCM更加全面、開放,集成度更高,以此幫助用戶在新形勢下掌握主動權。例如,甲骨文就進一步拓展其供應鏈管理(SCM)解決方案功能,當中涵蓋需求管理、產品設計、
生產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通過使用實時數據和先進統計打造閉環流程,以幫助企業完成需求管理和分析預測;通過將收購的Agile產品納入其中,從而幫助客戶實現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與流程創新;通過將可持續發展納入整個企業法規遵從的框架,并融入制造和供應鏈運營,幫助用戶降低碳排放和運營成本;通過將運營計劃和
財務計劃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用戶實現實時的各業務部門協同,提高收入預測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