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學者曲黎敏攜新作《情到深處是中庸》在時間國際大廈舉辦新書首發式,與到場讀者一同討論傳統文化。此次活動還特別邀請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國學研究人摩羅、觀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保剛參加,他們與曲黎敏同在場讀者一起分享閱讀經典對于人生和生活的意義,三人就《詩經》展開了精彩激烈的討論。國寶級古風演唱家趙靜怡女士在現場吟唱古詩一首,帶領現場讀者一起領略古詩詞的美好。
54歲的曲黎敏是我國著名中醫文化專家,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后攻讀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情到深處是中庸》是曲黎敏所著《詩經》系列的第二本書。在書中,曲黎敏以詩化的語言精彩解讀了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精選“風”“雅”“頌”共100首精彩篇目。她將豐富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智慧滲入到詩經年代的各個角落,使生活在當代的我們能夠體會《詩經》之大美。對情感、婚姻、男女、孤獨、命運等諸多人生主題,有更深刻的思考,更清澈的認知,找到解決自己心靈迷惘的良方,重回生活的桃花源。
曲黎敏認為,情感的中庸,強調的是智性的回歸,是理智與情感的相互平衡,不舍此即彼,不走極端,是對自我的合理認知。這樣的人既能感受情感的溫度,也能學會以包容之心給情感以自由發揮的空間。有讀者表示,《詩經》中有大量表現男女情感的內容,之前她會給孩子讀《三字經》、《弟子規》等篇目,但聽完曲老師的講話,又覺得讀《詩經》也非常重要,一時之間難以取舍。對此,曲黎敏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詩性,閱讀很美的文字,對孩子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她并不贊同將《弟子規》、《三字經》作為小孩子的啟蒙教育課本。先讓孩子認識美、了解美麗的事物,才能夠穩住孩子的性情,打好根基,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詩經》會比《弟子規》、《三字經》更適合用于孩子的早期教育。
摩羅也表示:無論孩子接受能力如何,都應當優先閱讀“一手經典”。《弟子規》、《三字經》雖經典,卻是古人將經典進行整編之后的“二手”產物,其含義和內容遠不及“一手經典”的內容豐富。讀懂《詩經》對于孩子的幫助,要比讀懂《弟子規》更大。
對于當下熱詞“佛系”,曲黎敏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說,《詩經》中也有一些篇目,它所表達的思想看起來和現在人們所提到的“佛系”非常相似,但《詩經》其實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詩集。它所表現出來的這種“佛系”不是真的不爭,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大智慧,并不是像我們現代人所說,年紀輕輕就無欲無求。觀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保剛也表示:他并不崇尚這種無欲無求的態度,佛系是年輕人的一種病態思想。“佛系”年輕人應當多讀經典,調養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