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互聯網+時代,政府及一眾大V都在喊企業轉型,可很多企業依然如故,為何?還是心態使然。
這如同中國足球,多少年前中國來了個米盧教練執掌中國足球隊,說了句經典名言,就是“心態成就一切”,因此,互聯網技術不是最主要的,自然有這方面的人才及技術可以采購,關鍵還在于老板及企業管理層的心態認知。
我本人做職業化訓練N多年,最經常訓練的就是三個業,即“敬業、專業、職業“,每次訓練都要讓學員觀看一部周星馳導演和主演的電影《喜劇之王》,其中的情節和經典臺詞無不印證這三個業的黃金價值,可我十來年一路觀看,中國人的敬業如何呢?專業素養如何呢?職業素養又如何呢?一個字”慘“!
這不得不說到中國人性的劣根性了,這也是我為什么一直深入研究中國人性,研究儒家文化對中國人性的桎梏,也深入研究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究竟中國人為什么一直擺不脫農耕文明的烙印而原地踏步,慢性自殺呢?誠然,中國的政治制度是個根本原因!
我們應該知曉一個正常社會治理的根本邏輯應該是心態決定政治,政治決定經濟,這個秩序不能顛倒,推理一下,如果一個社會的心態是開放的,那么政治一定是民主的,如果政治是民主的,那么經濟一定是市場自由競爭的,這一環扣一環。可中國春秋戰國后幾千年來一直是政治一枝獨秀,管制心態,管制經濟,導致心態和經濟都是政治的附屬品,所以難怪西方傳到中國的一些普世價值觀再怎么培訓,都無法落地,看來,我們期待習總書記推動社會進步,推動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可如今,政府大力支持互聯網+,創業環境逐漸寬松,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這些舉措全體國民真是舉手稱贊,可互聯網+推動的過程是雷聲大,雨點小,看來還是如同80年代初剛改革開放時大家心有余悸,又害怕政府有什么變化,鄧小平說了句壯膽的話”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估計現在社會的心理狀況就是如此吧。
還是一句話,心態成就未來!期待互聯網+時代加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