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百仕瑞培訓機構的旭偉在電郵問我:周老師,您畢業之后做了8年的銷售,包括3年創業經歷中也經常會涉及銷售工作,為什么2008年起做職業講師以來沒有講銷售這方面的課程,有點可惜!
子淳的回郵:
旭偉: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你是一個善于思考,并且有自己獨特的視角的人,很希望跟你合作。
答復如下:
a我畢業后做的銷售是儀器銷售和培訓課程銷售,所以我自己在銷售技巧方面有體會,但在渠道建設,銷售管理,經銷商管理,門店連鎖等方面不完全熟悉,而一個只講銷售技巧的老師在市場上是不夠的,我在06年給恒晟上過2天銷售技巧+經銷商建設課程時,深深體會其中的差異。一個市場認可的銷售老師,通常對銷售技巧、渠道、銷售團隊管理、談判技巧、顧客心理、電話技巧、性格分析、經銷商管理,門店連鎖要熟悉,而且,在中國,salse和marketing不分,還要對營銷熟悉,如品牌、定位、策略、網絡營銷,策劃等。
b我發現講銷售的老師普遍有大公司背景或傲人的業績,這方面我沒有優勢。
c銷售課程量大,企業重視,但難以出彩,因為大家都對客戶接觸-異議處理-成交等熟悉,如果沒有幾把刷子,獨特工具或模型,難以服眾。盡管我02年學過spin模式,并且一直運用,但我覺得在國內的應用還有限,國內的銷售很多還是關系學。
c我的個性來說,我這人,不好應酬,煙酒不沾,也不喜歡undertable,我出道以來,做的銷售案子絕大多數都在不請客戶吃飯不給回扣的情況下成交的,兄弟,難以想象吧?
d做講師競爭激烈,專精一項才有出路,所以我主攻TTT和減壓,原因:
例如TTT:1)我辦了25期公開課,名聲在外;2)01年開始講課,12年講課經驗 3)受過系統訓練,林偉賢、周平、劉子熙等。
例如減壓:1)有學術背景:臨床醫學,學過心理學、催眠、25天NLP訓練 2)盡管競爭激烈,但鴨梨山大的時代,本課程需求量大 3)提出了ATC解決模式,而且目前自己的書籍也在寫作中。
所以,作為職業講師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把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所定位也要有所舍棄。而且我的課程都是自己研發,注重實效!
當然,子淳在2013年也會研發銷售心理學,這出于愛好,覺得好玩,可以把所學的心理學技巧融入進去。
主題嘛,主要是如何與客戶零距離溝通,解除客戶購買時的抗拒,識別客戶微表情和購買信號等,目前是年底,整理的過程中,不急,慢慢醞釀吧。
謝謝兄弟打開我的話匣子 呵呵!祝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