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禮品萬億產業的九大發展趨勢
余力
2011年筆者在《2012中國禮品產業營銷模式大變革》一文中就預言了、2012年禮品產業的行業驅動即將停止、產業整合即將開始、而讓筆者沒有預料到的是、2012年禮品產業的隨著六項規定的出臺出現了斷崖式的慘烈下跌、此次下跌是在中國經濟調整的大背景下的政治考量與行業周期規律的一次不期而遇、故而更為慘烈、在此現狀下這個一萬億容量的巨大產業何去何從、本文試析之。
2012年政府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出臺后,從2008年到2011年禮品產業每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長戛然而止、一個萬億市場容量的禮品產業頓時出現斷崖式的下跌、據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不完全統計、以商務禮品為主的3000家禮品核心供應商群落75%以上、2012年的年銷量下跌50%以上、2013年與2012年環比下跌仍在繼續、30000家規模禮品服務商85%的下跌幅度超出50%、10萬家以上的中小禮品供應商據公司項目組調研至少30%以上已經瀕臨倒閉、禮品業的寒冬來了、禮品產業的發展趨勢究竟會怎樣? 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歸納了2013年禮品產業發展的九大趨勢.
需求結構的趨勢變化凸顯商機
2013年據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研究、整體禮品產業的容量沒有大的變化但是產業需求的結構出現了顛覆式的調整。
1、 個人消費的比重達到總容量的70%、集團消費占比下降為30%
2、 在集團消費中商務禮品的比重將下降、而促銷品的比重在上升。
3、 政府國企的占比下降,中小企業的禮品需求占比在上升。
行業增長模式與內部價值鏈的趨勢變化:
據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預測2008年到2011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巨大增長、需求的爆發式井噴、而市場競爭并不充分、禮品產業的增長模式是以掠奪式的組織復制為特征的典型行業驅動、與平面增長模式。產業集中度、品牌集中度、競爭強度很低還處在競爭的第一階段。2012年禮品行業隨著政策出臺、需求減少、需求分流、板塊輪動、結構調整、競爭加劇情況的產生.迫使中國禮品產業運營模式必須有以下改變。
1、 從行業驅動轉向核心商業模式啟動、從平面增長模式轉向垂直增長模式。
2、 從前期的簡單的產品管理與財務管理必須轉向企業的價值鏈管理。
3、 從單一環節的產品增值模式、向全價值鏈的整合增值模式。
4、 從單向的客戶管理利益結構向雙向的多元客戶模式轉變。
5、 從單一的市場推銷向整合的市場營銷轉變。
行業消費行為的變化趨勢
據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調查整個禮品市場已經風云突變,從2011年以前的原本中華、茅臺、腦白金三足鼎立。2013年IT產品(亮點是蘋果、三星的衍生產品鏈)以及、綠色產品、貴金屬藏品而貴金屬產品的消費也出現了兩極化的消費特征、禮品市場的格局突變。
意味著2013禮品市場趨勢從單一到多元,從純粹的禮品向投、藏、禮、用、的多元化需求轉化。
消費認知變化趨勢
據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研究在個體消費崛起的2013、品牌力、便利性、性價比、價值感、體驗感、情景設計等因素不同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禮品的選擇。
禮品產業鏈中禮品供應商的和服務商的發展趨勢
據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的追蹤禮品產業鏈的縱向整合在整個禮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都有比較大的問題,禮品供應商品牌、技術、創意、渠道、生產、物流、存在諸多問題.將會向有核心資源模式與商業模式的產業聚焦者轉變、
2013禮品供應商的發展趨勢:
公司禮品產業研究項目組對中國禮品供應商的2013年發展趨勢作出以下判斷。
1、在產品品類上要關注開發披紅掛綠的產品、正向的題材、符合大趨勢的題材、因為“表叔”的影響、禮品的表現形式“擺不如藏”、關注價格帶的下沉、關注跨界、關注2013年禮品的兩極化特征、因為預算的減少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指向性更清晰。
2、在企業的戰略調整與組織變革、資源安排上。
一、關注企業與個人的定制
二、關注個人消費占比大的核心產業客戶例如銀行、提供禮品整體解決方案、但要區分每個產業的運營特性、例:郵政的幾級市場不同的運作模式對于企業組織資金與產品的要求。例如銀行體系的資金驅動、價值鏈整合能力。
三、關注直達個人消費的運營合作伙伴零售終端、網購、電購、外呼、等直復營銷平臺。
3、關注經濟形式越差、效益反而越好的心靈安慰的場所的生意。
4、把握住產業整合后大量中小禮品商倒閉留下的市場間隙、尋找流通中的具有強大平臺能力的流通商、因為一站式購物便利性與發票優勢、和賄賂,中小禮品商倒閉后流失的客戶完全有可能匯聚于此。
5、關注品牌運營、離散的禮品需求、用品牌的傳播來集聚是最經濟的、品牌是企業塑造差異性最有效的方法、只是要注意品牌傳播到那個層面的問題。
6、增大創意研發的投入善用外腦。
從前期的簡單的產品管理與財務管理必須轉向企業的價值鏈管理、從單一環節的產品增值模式、向全價值鏈的整合增值模式、從單向的客戶管理利益結構向雙向的多元客戶模式轉變。
在產業變更的大背景下,作為對顛覆性變革最敏感的營銷領域,2013營銷模式變化趨勢。
服務營銷
服務營銷的本質是深度滿足消費者需求,激發起潛在消費需求,用服務體系,形成模式的防火墻,從供應鏈延伸到需求鏈,建立與消費者的聯系。生產企業來講,應該進一步的延伸價值鏈,禮品企業應該從過去賣產品轉向賣服務。
整合營銷
調整組織的一切資源、運用病毒營銷、2維碼介質、目錄營銷、數據庫營銷、直復試營銷、以及各種營銷方式圍繞目標群與目標場所,在某個時間點、進行立體的共振。
跨界營銷跨界營銷表面是產品的跨界,核心是同一目標群的不同需求滿足。產生的資源整合與產生的不同行為上的資源置換與整合,在多元化需求的禮品行業將大放異彩。
品類營銷 綜觀眾多國內行業,已經逐步由“品牌衍生品類”向“品類支撐品牌”時代過渡,品牌、品類、產品和市場之間的營銷邏輯關系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禮品品類營銷的本質在于企業發掘自身的獨特優勢(例如創意產品的開發優勢、精準小眾市場定位),并在顧客心智中占據一塊屬于自己的位置。其實每一個商品品類的構建,就代表了消費者的一種需求的確立生活方式的適應或者改變。
競爭營銷
戰略導向、從產品導向、到顧客導向、到競爭導向的角度,定性現行產品結構.完善企業展品架構、確定品牌產品、利潤產品、現金流產品、阻擊產品、等定性。然后進行導向性資源匹配、與模式匹配、例:狙擊產品,只完成成本分攤即可。在生產設計環節。不要求精美只是不弱于對手即可。主要通過成本領先進行清場運動。利潤產品:小眾營銷、進行消費者行為鏈分析、產品設計、高毛利、模式匹配、通過產品、時間、空間、模式、三維建立防火墻。
定制營銷:定制的核心是用強大的創意與資源整合力用延伸服務的方式,成為對手的競爭障礙,定制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效率化定制、規模化定制、個性化定制的階段。
體驗營銷:隨著競爭的加劇,消費者對產品以及關聯性的信息需求,被競爭放大,體驗營銷成為市場攔截的重要手段,特別市特別注重關聯感受的禮品行業。體驗營銷將會成為重要的營銷手段。也會回溯體系與商業模式的改變
互聯網營銷:傳統營銷的特征是信息的不對稱、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基礎是信息的廣度與信息的對稱性,互聯網的發展從消費者信息的發現,收集,體驗與達成與送達。都會有徹底的顛覆,而傳統產品原來不可替代的體驗性,也完全會因為互聯網近年的虛擬增強技術、和三d技術的完善而顛覆。
關注個人、關注體驗、關注定制、關注網絡、關注品牌、關注整合。
禮品服務商的趨勢變化
上游銷售無規模,無話語權,下游無溢價能力,無忠誠度,無核心模式,將會有在品牌與品類進行延伸。禮品服務商主要存在代購、回扣、交際三種類型,
1、 做品牌擁有者
2、 做資源整合者從賣產品到賣客戶、賣平臺。
3、將會向客戶需求的提煉者、發掘者、顧問者,設計者、與效果品估者的方向轉變、完成從實體到虛擬、從賣產品到賣服務轉變。
產業整合趨勢
禮品產業整合是晚于其他產業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點:
1、消費者緣起:禮品產業的消費需求緣起而導致的,筆者把這種異于其他產業的緣起歸納為,多元化、隱蔽性、隨機性、替代性、離散性,的特征,這種特征導致了禮品產業整合消費者緣起的難度很大,和其相匹配的管理延伸與產業與營銷整合的管理容量與難度極大,禮品行業幾乎包含了所有的營銷模式。
2、產業保護不力:創新企業與產品無法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與持續利益,使創新驅動無法驅動企業與產業的內核,在對產品的體驗與情感關聯性極高的禮品產業、產品創新的扼殺,直接導致了整個產業的低水平競爭、禮品行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筆者對文化創意產業有一個最簡單的判別標準、就是產品的虛擬價值一定要超越實體價值。
4、尚無一個具備資本化、有明確商業模式與核心競爭力的具備一體化整合力量的公司群的出現。
科尼爾關于產業的生命周期和整合規律的實證研究顯示,一個產業從產生到集中化、到產業平衡,大約會有20-25年,而互聯網出現產業信息的對稱,加上資本的流動性在增強,導致了產業整合的加速。
這次禮品產業的整合是政策與禮品產業的產業的整合周期疊加的反應、所以尤其酷烈。
2年內禮品產業會進行第一輪洗牌與產業整合. 產業大環境的嚴峻,造成行業空間的擠壓,在相對值下降的情況下優秀企業利用產業整合機會的絕對值卻會上升,這一輪洗牌過后,一個具有明確商業模式,強大創意能力、與品牌核心驅動力的公司群即將出現,禮品產業的游戲規則,會在5年內出現革命性的顛覆、這是禮品產業能否能否擺脫低層面競爭的價格競爭、升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