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觀察: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誘生干擾素治療惡性腫瘤18例觀察
江西醫學院附二院腫瘤科 倪勇文 熊金蘭 劉用享
江西省中醫藥研究所 任正心 戴華生 涂俊杰
第二軍醫大學微生物教研室 楊果詩 杜 平
干擾素是人體內一種具有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蛋白質,它在腫瘤的治療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有關干擾素治療腫瘤的現狀,杜平已作了綜述評論〔1〕,但迄今未見國內外有氣功誘生干擾素防治腫瘤的報道。為此,我們嘗試用練“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來誘生干擾素以治療各種惡性腫瘤〔2〕,取得了肯定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一、一般情況
各種惡性腫瘤患者共18例。男15例,女3例;年齡最小27歲,最大58歲;病程最長者23歲,最短者一個月。18例中,原發性肝癌4例,胃癌4例,結腸癌3例,非何杰金氏惡性淋巴瘤3例,胰頭癌1例,腸系膜脂肪肉瘤1例,乳腺癌1例,睪丸胚胎性癌1例,以抗癌化學藥物為主治療的有17例,中草藥治療為主的1例。
二、方法及結果
上述18例惡性腫瘤患者,均配合練“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練功前測血干擾素均為0,經練功1-3個月,全部病例均測出了干擾素,其中最低者為2u/ml,最高者為16u/ml,平均6u/ml。所有患者的自覺癥狀改善,對化療的耐受性增強。
三、病例選介
例一:陳××,男,45歲,1985年10月19日因頸左側腫塊逐漸增大一年余入院。體檢:頸左側胸鎖乳突肌上端處一2×4cm橢圓形硬塊,無移動性,切片病理檢查為“左頸部淋巴結轉移性鱗狀細胞癌。”經化療白細胞降至3200/cm3,干擾素為0單位。經練“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3個月后,測干擾素為8u/m1,白細胞上升達5200/mm3,左頸部腫塊縮小,癥狀好轉出院。
例二:向×,男,53歲,普查發現肝腫大1月余,于1986年10月10日入院。體驗:肝大劍下6厘米,質中,固定,邊鈍,腫塊為巨塊型,有輕壓痛。其他檢查:“B超”見肝右葉一5.9×6.0cm呈結節狀雜亂回聲增強光團,提示肝右葉癌;AFP500u/m1,V-GT140u。臨床診斷:原發性肝癌。練功前查干素為0,練功3個月后,干擾素為8u/m1。AFP降至15u/m1, -GT降為110u/m1,肝臟未繼續增大,一般情況穩定而出院。
例三:鄧××,男,35歲,1985年7月13日因上腹部隱痛1年半入院。經纖維胃鏡檢查發現:胃竇部幽門口處有新生物,取活檢,病理診斷:胃粘液細胞型腺癌。手術后行化療。練功前檢測干擾素為0,白細胞2600/mm3。練功后干擾素上升至16u/ml,白細胞亦升為4400/mm3,癥狀好轉出院。
四、討論
自六十年代后期人們試用干擾素治療腫瘤以來,證明干擾素對某些腫瘤確有一定療效。它的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抑制病毒致癌因素,或抑制癌細胞分裂,或增強機體抗癌“免疫力”而取得臨床療效。遺憾的是干擾素價格昂貴,產量很低,供不應求,因而降低了它的應用價值。所以,促使患者自身體內多產生干擾素,不失為一種既有效又經濟的方法。本試驗18例惡性腫瘤患者,練功前無一例血中測得干擾素,經練“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有明顯的誘生干擾素的作用。另外,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實驗室指標趨于好轉,這亦從一個側面揭示氣功治療腫瘤的機制可能與誘發干擾素的產生有關。
參考文獻:
〔1〕杜平:醫用干擾素學,P115-123,解放軍出版社。
〔2〕李少波:真氣運行法,甘肅人民出版社,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