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袋為安”是營銷第一原則
營銷是從變化中獲利
張利舉了一個例子:e鄄Bay總裁惠特曼在進軍中國市場時明確表示:“我們全球27個市場都是成功的,在中國這個第28個市場,我們也會按照既定方針走下去。”
“但讓eBay在中國被馬云創辦的淘寶網打敗了,因為eBay電子交易是收費的,而淘寶的網絡營銷顯然技高一招,對客戶承諾‘三年免費’。顯然,惠特曼的營銷策略顯然沒有適合已經變化了的電子商務市場。”張利現場指點江西企業家,“不管別人的宣揚是如何鋪天蓋地,只要我們能夠分辨出常量和變化,就能有效地應對新市場,并且從變化中獲利。”
贏利能力比贏利重要
張利告訴江西企業家,隨著新勞動法出臺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珠三角大量的制造業尤其是“三來一補”企業紛紛倒閉或者轉移升級,這說明這些企業原來不是靠企業能力獲利,而是靠享受國家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贏利的。
“因此一要看看自己企業,盈利是依賴國家政策還是依靠企業自身能力獲得的。”張利告誡江西企業家,贏利能力比贏利本身更重要。
“落袋為安”是第一原則
“企業是追求利潤還是要現金流?”面對這個問題,張利的觀點顛覆了傳統的生意經,他告訴江西企業家:“經驗告訴我,營銷第一原則就是‘落袋為安’,即銷售資金及時回籠。因為營銷過程中,產品銷售出去了,并非萬事大吉,只有銷售款回到公司才算真正把利潤賺到手。
“大量的實例告訴我們,一個企業的崩潰往往是資金鏈的斷裂,因此沒有現金流肯定沒有高額利潤。企業經營的原則就是現金流第一、利潤第二、規模第三。”張利這樣提醒江西企業家。
細分市場做隱形冠軍
誰稀缺誰就是“上帝”
“誰稀缺誰就是上帝!”張利糾正企業家在營銷過程中,對顧客認識上的誤區。“如果你的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稀缺,那么你就是上帝;如果你的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稀缺,顧客稀缺,那么顧客就是上帝。”張利告訴江西企業家,只有做到了客戶不得不忠誠,這才是營銷的長治久安之道。
“鉛筆”撬動品牌傳播
在張利看來,一根“鉛筆”是品牌傳播的重中之重,即公共關系—“PENCILS”(英語單詞鉛筆)。即P:(publications)向公眾發表宣傳文字,讓公眾知道這一品牌;E:(event)制造事件,通過積極有意義的品牌事件促進品牌傳播;N:(news)制造新聞;C:(community relation)加強社區關系;I:(identity media)借助媒體提高知名度;L:(lobby)向政策制定者游說;S:(socialcausemarketing)社會公益營銷。
細分市場做隱形冠軍
“高必為下為基,貴必為賤為本。”張利借老子的名句說明營銷過程中市場份額比利潤重要。張利認為經銷商總是想掙得高額利潤,但份額(市場占有率)是本,把份額都丟了,就算有再高的利潤也沒有用。如何提高份額,張利認為份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即爭做細分市場和區域市場的第一。
“我認為江西這樣的內陸省份,尤其是江西的中小企業,面對未來的競爭,完全可以走細分市場做隱形冠軍這條道路。”張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