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狼”真的會來嗎:警惕樓市“泡沫”風險
眼見樓市瘋狂愈演愈烈,萬科掌門王石最近在微博發聲:“一線、接著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態勢同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經濟的高地價、高房價何其相似!但日本的泡沫破裂了。警惕前車之鑒!”對于萬科,王石稱“萬科能做到的:絕不拿地王、堅持主流住宅、提升質量、擁有現金流。”大家應猶記2007年10月份王石曾準確預見樓市“拐點”。
還有一個值得玩味的標桿性動向是,繼8月下旬李嘉誠密集拋售高達410億港元的中港資產后,9月28日香港文匯報又報道,李嘉誠旗下電能宣布將拋盤港燈再次套現305億元“走人”。李嘉誠短時間內一再密集拋售內地物業意味著什么?
中國房價高不高?樓市有無泡沫?后市是漲還是跌?樓市從來都存在兩種截然相反觀點的交鋒,各有一批代表性的代言人,他們在民間都有著廣泛的擁躉。一些因為信了“看跌派”而沒買房的人,面對房價持續上漲而發出“信志強,住洋房;信牛刀,住牛棚”后悔之言。不知道這是牛刀的尷尬,還是買房人的悲哀。
面對一個已經瘋狂的市場,判斷未來漲跌已無意義。因為市場已經脫離正常軌道。經濟學理論和市場規律似乎已無法解釋。無論是看漲還是看跌,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中,有錢人買房,沒錢人當兩輩子房奴也要買房。這里只想就當前樓市“泡沫”風險作提醒:
一是經濟危機大環境下的資本泡沫。截至 2012 年末,中國廣義貨幣余額(M2) 為97.42 萬億元人民幣,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1∕4,是美國的 1.5 倍。M2占GDP之比近190%。截至8月末, M2 余額達到106.12萬億元。按照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的觀點,已存在“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在資本泡沫浸淫中不斷膨脹的房地產泡沫可能更嚴重。按“平民經濟學家”牛刀的觀點,目前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已超過GDP的400%,而中國的GDP本身是有水分。然而,在中國目前過熱的樓市環境下,溫州和一個接一個出現的“空城”、“鬼城”似乎都不足以市場對形成“警示效應”。溫州樓市價格已經連續24個月下跌,今年8月份溫州商品房均價1.7萬元/平方米,較2011年初價格頂峰時縮水26%,一半的高檔房價格被“腰斬”。部分商品房因現價值已低于抵押貸款而遭棄房“斷供”。 9月25日國務院調研組抵溫州調研溫州經濟,樓市斷供是調研組關注的重點。
二是住房保有量。1998年以來我國累計竣工住宅面積104億平方米,目前中國城市住房保有量已達到人均32.7平米,戶均1.02套,這還不包括未納入政府統計口徑的、保守估計不少于60億平方米的“小產權房”。 2012年5月13日西南財大和央行共同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美國為65%,英國為70%,日本為60%)。
三是房屋空置率。最近有機構公布統計數據,全國空置住房達到6800萬套,總面積近60億平方米。據不完全估計,我國城鎮商品住房存量已經超過240億平方米,每年竣工商品房面積仍然高達15億平方米。五年之后,我國城鎮商品住房總存量將超過320億平方米。即使考慮2025年之后超過10億人成為完全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則已經超過30平方米。雖然這一組數據遭到一些人質疑,但中國住房保有量高、空置率較高則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
在當前房價普漲的背景下,要讓市場回歸穩定,亟需建立長效機制,這已成各方共識。今年以來,高層關于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方面的信息不時見諸網絡和媒體,而將于11月份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值得期待。
(本文是應住建部中房協《城市開發》雜志社的邀請撰寫的。載《城市開發》2013年第10期)
【作者簡介】涂山青,資深房地產策劃人/培訓專家。中國房地產培訓協會高級顧問,清華大學總裁班、浙江大學總裁班教練,住建部《城市開發》雜志特邀撰稿人,中國房地產業培訓中心專家團成員,全國高企委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NCZY)特聘專家。全球500強華人講師,總裁網金牌講師,2010中國品牌講師。中國房地產培訓網、中國房地產人才網、中國管理培訓網、中國培訓網、中國營銷咨詢網、廣東培訓網、培訓在線等多家機構高級顧問∕培訓專家。QQ:二四三七五八七一捌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