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說本周北京將進入桑那天。掐指算來還真差不多。每年7月底、8月初都是北京最熱的時候,所謂的“熱”也不是說溫度有多高,關鍵是在比較高的溫度之外還有著潮濕的空氣,周圍的環境很壓抑,四周灰蒙蒙,空氣很悶,汗水出不痛快、擦不干凈,渾身上下黏糊糊、濕嗒嗒(這個詞好像是江浙一帶用法,不知道怎么就蹦出來)。只要動活,渾身上下立刻大汗磅礴。
面對這樣的天氣(雖然號稱身在北方寒冷干燥的環境中),最好的解暑辦法有幾樣:待在有空調的房間里;沒空調就要開足電扇、多喝冰水;每天找個時間運動一下,讓汗水出透,再洗個溫水澡。前兩個不太健康,后一個要避免中暑。于是第三個建議送給各位看官:到內蒙大草原去避暑,到我國的大北方去避暑。
從2005年開始,每年的暑熱時節都要開車到內蒙草原走一遭。最久的一次是跑到滿洲里、海拉爾(現在改叫呼倫貝爾市),然后經由東三省返回北京。滿洲里、海拉爾那邊的天氣真沒的說,太陽一落山,必須馬上穿上長袖衫,否則渾身凍得要哆嗦。當地人白天也是長衫在身,很少像我們外來人那樣著短袖、短褲打扮。
滿洲里的街頭,很像小時候看過的俄羅斯風情畫。
從北京到內蒙距離很近,方便得很。快的走八達嶺高速,然后順著京張高速一路到張北,過了張北就能依稀看到草原風貌。內蒙三號地收費站一過,草原便依次在眼前展開。這里的地勢比北京高出許多,這也是溫度較低的原因之一。然后順著207國道一路奔向錫林浩特,沿途連綿無際的草原、整塊透亮的藍天、大片大朵的白云會伴隨一路而行。就此內蒙古大草原的避暑之旅即可開始。
行走在內蒙草原的公路上,時時可見大片羊群散落草原,勤奮地啃草喂飽自己。
瓦藍的天空下漂著大片白云。
今年我有了新想法,那就是走得再遠一點,從海拉爾往北到我國十大古鎮之一的室韋(據說是俄羅斯風情民俗鎮),再沿著黑龍江一直到我國最北的村莊——漠河,再順著黑龍江往東走,這樣就把我國的最北端、整個版圖的頭頂處巡視一遍、感受一遍。
其實現在內蒙的最東北端以前都是東三省的部分。曾經小日本想霸占東三省就是看中這里的土地肥沃、礦產豐富。那年在阿爾山看到滿山片野的大麥種植在黑油油的土地上,才真正感受到這塊土地是多么的富于膏腴。但遺憾的是,滿腦子里都是對東北、特別是東北人的部分認識,沒有深刻感受到更內在的東西。
濃密的大麥下面就是黑油油的土地。
已然做好打算,一切準備工作著手進行,也希望順路拜訪一下未曾謀面的朋友。如果到時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不要大吃一驚啊。